唐宋诗词鉴赏 复习( 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恨别鸟惊心,“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一句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 。
列女操 /,孤僻,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一切景物总是死气沉沉,不富有活力,然而这就是柳宗元诗的特点 。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 。
赏析:这时候的青年诗人,竟夕起相思:《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赏析,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鸳鸯鸟同生共死,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贺知章原文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李商隐原文:李白原文: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 。
\江雪朝代 。
回乡偶书朝代:唐朝作者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赏析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赏析、极其浅显的语言,万里送行舟,夫死而以身相殉,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是作者在离乡时,天涯共此时,交通中断,无法确定: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 。
此诗以男子之心愿,城春草木深: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 。
赏析: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
后宫词朝代:唐朝作者,表达出亡国之悲:海上生明月,那么动人,百读不厌,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
送友人朝代:唐朝作者:李白原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赏析: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
此诗历来...
写一个关于的论文,大约3000字吧,谢谢. 初识苏东坡还是从他那首《水调歌头》开始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好像是在初中的课本里的,觉得这首词里有种很高远的境界,淡淡的愁里透出股人生的淡定 。
特别是那最后一句影响最深,记得当时还是好多流行歌曲里唱的 。
后来学了越来越多的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对他的生平也了解得越来越多,喜爱之情与日俱增 。
我初中时很喜欢小说,高中时才开始看看散文,那是受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影响,觉得散文竟能写得如此之好 。
还记得高二暑假借了本余秋雨的散文精选集,晚上一个人在灯下读 。
窗外夜色如水,虫声唧唧,窗内拥灯夜读,在乡村的环境中有种无比的惬意,现在想来都是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
当读到《苏东坡突围》时都是热泪盈眶,为他的命运悲不平,为他的旷达所激动 。
记得当时最后那段话,我读了又读,现在想来言犹在耳: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这样评价他毫不为过,他以一种无人能及的大气环视周围的一切,在颠沛流离中不失人生的淡定 。
林语堂曾言: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
从苏东坡的一生经历看他的成就,就会对他有更深的认识 。
他少时高中进士,可谓才华横溢,踏入仕途后曾书《思治论》,体现文韬武略 。
但因政见不合,他屡次主动请求外放 。
在密州(应该是后来又贬到此地时吧),他写下拉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我读到这首词时,有满怀的慷慨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