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 复习( 七 )


特别是最后那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让我深深感受到那种豪情与壮志 。
苏东坡的才气是无人能比的,而这也使他被人嫉,最终因“乌台私案”而贬官黄州,也正是在那里,他叹了口气,道出了:人生识字忧患始 。
但也是从那里起,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向老庄和佛禅寻求解脱,也是在那里,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清楚地记得这是当时高二学的诗,当时放在一起的还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以及别的一些词,但相比之下,气势与境界就相差很大了 。
他这一贬就永没起身,离了朝廷,一贬再贬,越贬越远,先是辗转于扬州、定州,最后被贬到了当时的荒蛮之地广西岭南,以至于海南岛 。
但的心境却越来越旷达,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 。
他没有像许多文人那样,在抑郁中苦捱时日,而是随遇而安,很快能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并自得其乐 。
他一次与弟子由的对话中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哲学,也可以看出他的心境 。
即使在贬到岭南后,他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他自从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就回家过两次,一次失怙,一次丧母,一生中在各地辗转流离,但他却说出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心安处即吾乡 。
我想如果让我离家三年我会是什么感觉,会忍不住地思念亲人,怀念朋友 。
我是恋旧的人,那些老朋友在我心里总是最好的,到了一地我也会有好多的新朋友,但我没有那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随天外云卷云舒 。
”的豁达与清旷 。
我还是我,所以才会赞叹他一贬再贬后的淡定,壮志难酬后的豁达 。
其实使我感慨最深的作品还是他的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微微的悲凉中充满了豁达与坦荡,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被无数人所向往,这和他另外一首诗意境很像: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
他把老庄的旷远和禅宗的淡定都渗透在了他的诗词文里 。
...
谁能尽快提供二十首唐宋古诗词鉴赏,不多,每首五十字以内就行,...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夜雨寄北朝代:唐朝作者 。
梧桐树相依持老 。
诗人的心情感到落寞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但秋雨连绵:李白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赏析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赏析,万里送行舟 。
欲祭疑君在,鸳鸯鸟同生共死,希望友人还活着:唐朝作者:王维原文 。
但画上的鸟,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泪湿罗巾梦不成,竟夕起相思:唐朝作者:杜甫原文,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
登鹳雀楼朝代: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天涯哭此时,笑问客从何处来:君问归期未有期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乡音无改鬓毛催; 烈女操朝代:唐朝作者: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赏析,想奠祭,离别之悲 。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
人生易老,夜深前殿按歌声,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归马识残旗,孤僻,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一切景物总是死气沉沉,不富有活力,然而这就是柳宗元诗的特点,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