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拟人 运用拟人的现代诗( 二 )


踏平世间坎坷路, 一路走来太从容 。
下笔千言皆武略, 字里行间有雷霆 。
天兵天将千百万, 个个为我显神勇 。
31.夜宿泰山 今宵有幸宿泰山, 愿与星辰共缠绵 。
天街不闻圣帝语, 纵卧云海睡犹酣 。
云中谁来击天鼓, 棰折鼓裂亦枉然 。
一生一世一场梦, 一梦何不一万年? 32.雪景寒林图 雪漫无边神州路, 风卷旌旗鸣战鼓 。
百万精忠报国士, 捍守三朝无圣主 。
坐视骨肉凌辱尽, 忍看金贼守中土 。
何日激起冲天怒? 三军直捣黄龙府! 33.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
34.韩熙载夜宴图 无边愁绪系苍天, 琵琶声残歌亦残 。
举杯欲语泪先流, 道声珍重心已寒 。
半卷诗书诉忧愤, 一支铁笔写流年 。
今宵话尽离别意, 不知何日话凯旋? 35.吊刘洪强 举杯邀君君何在? 空对明月诉我哀 。
纵论英雄心何驱? 醉里逍遥上天街 。
常恨三生若有幸, 凭空何故降九灾? 追寻昔日花开处, 一样争艳为谁开? 36.分手 相逢本是一场梦, 分手何故太匆匆? 君曾为我歌一曲, 我将为君歌一生 。
我自流浪到天涯, 君似明月在长空 。
多少儿女情长泪? 都在悲欢离合中 。
37.杏花村 二月春风吹杨柳, 吹乱心中几多愁 。
料知此愁年年有, 依旧相约风雨后 。
杏花村里杏花酒, 风雨声中风雨楼 。
不见鸿雁传书来, 只见伊人泪长流 。
38.大雁塔 烽火渐遥云渐远, 神威依旧振边关 。
驰骋三十年疆场, 纵横八百里秦川 。
难舍三军骨肉情, 独留大义薄云天 。
若非胆肝昭日月, 谁为英魂洗沉冤? 39.冠军侯 莫道小小少年狂, 早有英名题金榜 。
口诛笔伐多少事? 再度挥师上疆场 。
千古盖世一忠良, 笑傲老贼是草莽 。
强者为尊本属我, 独占鳌头又何妨? 40.楚歌 昔日高歌到天外, 今日赋诗在天街 。
井冈志士多悲壮, 楚地仁人独慷慨 。
读破天书十万卷, 写尽天下兴与衰 。
九月九日万众泪, 举国上下为谁哀? 41.灵山岛 如诗如画二十载, 彩笔绘成新世界 。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 在我心中任澎湃 。
昔年澎湃到天涯, 而今澎湃到天外 。
42.秋舸清啸图 当年送我远航时, 正是鲜花盛开日 。
烽火燃烧赤子情, 硝烟弥漫凌云志 。
梦里也曾呼唤你, 醒来只有天下事 。
回首当年远航处, 一片汪洋尽澄碧 。
43.左公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
44.柳絮飞歌 此情绵绵何时尽? 牵动长空万里云 。
云中本是双飞燕, 而今都做梦里人 。
欲往何处觅莹雪? 漫飘柳絮祭芳魂 。
祭罢芳魂又一春, 依旧不见绿罗裙 。
45.货郎图 当年为了一个梦, 也曾燃烧一段情 。
远离滚滚红尘中, 孤身一人万里行 。
一叶浮萍归大海, 人生何处不相逢? 相逢莫要论人生, 人生已是夕阳红 。
46.南屏雅集图 纵然万事随风去, 莫道书生无烈举 。
千种柔情一场梦, 万般功名皆尘土 。
今日圣贤来相聚, 纷纷争奏瑶台曲 。
源源流长似神韵, 滔滔不绝是祝福 。
47.华 泽 峰 多少新梦成虚幻, 多少旧梦化云烟 。
雄心已在九霄外, 壮志不改天地间 。
君曾为我送温暖, 我今为谁扬风帆? 妙笔生辉一万卷, 何人灯下读新篇? 48.李广看箭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
古诗中的修辞举出高考时会考及的古诗里的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对...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 1.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再如"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无闲田"与"犹饿死"形成惊人的对比,揭露出尖锐的阶级矛盾. 2.设问: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 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3.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对于比喻,尤其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是一种相似联想.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是根据立意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比喻的理解,也必须考虑到诗歌的主题. 4.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上》),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很有情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作者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东西,并且用船来载,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得淋漓尽致. 5.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物密切相关的人或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 6.对偶:对偶也叫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者是五言律诗中的五,六句,后者是七言律诗中的五,六句.律诗中的第二联(三,四句)和第三联(五,六句)都必须是对偶句.这两例完全符合严对的要求,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讲究平仄相对和词语的对仗,所以多用严对.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从上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对偶,意思互相补充,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者由假设关系相连,后者是承接关系. 7.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学龄前儿童都会背诵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