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诗词主页 木芙蓉 诗词

木人诗词主页 木芙蓉 诗词

古代诗词中木人歌舞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孟子?梁惠王》载,孟子与梁惠王对话,孟子说,以你这 种不体恤老百姓的做法求你所想望的富国强兵秄霸天下的雄图,“犹 缘木而求鱼也 。
”缘木求鱼,比喻劳而无功,一无所获 。

【木人诗词主页 木芙蓉 诗词】

唐?温庭筠《病 中书怀呈支人》:“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唐?罗隐《答宗人衮》:“敢 恨守株曾失意,终知缘木更难求,唐?贯休《行路难“负心为炉复为 火,缘木求鱼应且止 。
”又《淮南子?说山训》:“为鱼德者,非挈而入渊 为猿赐者,非负而缘木;纵之其所而 已 。
”东汉?高诱注释说,以政事为喻、能文者为文官,能武者为武官,故曰纵之其所.“缘木”是“为猿负 木”的略语 。
猿猴自由攀登树木,无 需人类帮助 。
后因以“负猿缘木”非出自愿,喻居官受命,身不由己 。
唐?独孤及《审溥韩十四郎中…… “宦情缘木知非愿,王事敦人敢告劳 。

古代诗词中木客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据《庄子?山木》记 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
”庄子 颇感奇怪,问其故,答曰:派不上用场 。
庄子对此发表感慨说:此木就是 因为不成材才得以“终其天年” 。
后世诗文用此典,以“山木”喻指不入 仕或不成才的人 。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岂徒山木寿,空与麋 鹿群,唐?严维《书情献相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 。

古代诗词中若木一词有什么来历?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 山、涧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 华,名曰若木 。
”晋?郭璞注曰:“若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 照地 。
”若木,神话传说中的大树,言其生长于日入之处 。
又据《楚辞?天 问》云:“义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若 木之若,《说文》六作,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搏桑,木也,象 形 。
”本此说,若木亦生长于日出之 处 。
因若木矗,花叶博茂,与曰相 辉,景象壮伟,后多以用作咏大树或咏曰之典 。
南北朝?齐?陆厥《临江 王节士歌“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 端 。
”明?薛蕙《效阮公咏怀“供风振玄幕,若木零朱华 。

古代诗词中木牛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尸子》:“孔子至于胜 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 不饮古代诗词中一词的起源是什么?恶其名也 。
”盗泉是古泉名,在 山东泗水 。
《文选》李善注引江邃《文 释》:“《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 。
”故以恶木盗泉指非 义的事物 。
晋?陆机《猛虎行》:“渴 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
”唐? 王维《寄崔郑二山人》:“息阴无恶 木,饮水必清源 。
”金?元好问《游龙 山》:“恶木拉飒栖,直干比指稠 。

刻木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汉书》卷五—《路 温舒传》载路温舒《尚道缓刑书》: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 木为吏,期不对 。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
”唐?颜师古注:“画狱木 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 。
”用木头刻的狱吏尚且不可对质衬托世间狱吏 的凶暴、可怕,后世因以为典 。
唐? 柳宗元弘农公以砺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 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未由谨献诗 五十韵以毕微志》:“刻木终难对,焚之莫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