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里长城的诗词 万里长城诗词( 五 )


那役卒看此情景,听此言语,也愤愤地回敬了两句:男子汉宁可刀来剑去战死疆场,怎能这样窝窝囊囊,遥遥无期地做苦役呢!以上“三层往复之辞,第一层用明点,下二层皆用暗递,为久筑难归立案,文势一顿”(张荫嘉《古诗赏析》) 。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
如此“官作”,何时竣工?再加上如此官吏,更是归期无望 。
也正因这样,才造成“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
古时凡妇人独居者,皆可称“寡妇” 。
两个“多”字,强调地概括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境遇 。
这四句诗,不脱不粘,似是剧中的“旁白”,巧妙地将希望转至绝望,由个别推向一般,由“健少”而连及“内舍”,从而大大地开拓了作品反映的生活面 。
这对于了解人物的思想活动,乃其所产生的现实基础,对于勾连上下内容,都是很重要的 。
“作书与内舍”,便是上述思想的延伸 。
“便嫁”三句,是那位役卒的寄书之辞 。
首先劝其“嫁”,而后交代她好好侍奉新的公婆,这无疑是希望她能得到新的融洽的家庭生活,最后还恳求她能常常念起往日丈夫(即役卒自己) 。
第一句,明确果断;二三两句,又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其善良的心地,与难忘的情爱 。
这矛盾的语言藏着归期无日、必死边地的绝望 。
藏而不露,亦是为了体贴对方 。
“书”中三句,第一句为主,后两句则是以此为前提而生发出来的 。
所以妻子”报书往边地“,便抓住主旨,直指丈夫出言粗俗无理,“今”字暗示往日不曾如此 。
语嗔情坚,其心自见,一语道尽,余皆无须赘言 。
“身在”六句,上役卒再次寄书,就自己的“出语”,与妻子的指责,作进一步解释 。
头两句说自己身在祸难之中,为什么还要留住别人家的子女(指其妻)受苦呢?接着四句是化用秦时民歌――“生男慎勿举(养育),生女哺(喂食)用脯(干肉) 。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
其用意是以群体的命运,暗示自己的“祸难”,自己的结局 。
因此,前言虽“鄙”,亦出无奈,其情之苦,其心之善,郭不可察,何况其妻呢!妻子也确实理解了,感动了,这从再次报书中可以看出 。
她说:我自从与你成婚,随后你就服役边地,这种日子当然令人失望怨恨,但是,情愿相连,两地一心,这始终不变的 。
如今明知你在边地受苦,我又岂能久于人间!虽己以死相许,但对丈夫的结局终不忍直言,只以“苦”字代之,既回肠九曲,又言辞得体 。
本诗采取了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手法,诗中既有广阔的图景,更有具体细腻的描绘,两者相互引发,概括而深刻地反映了“筑怨兴徭九千里”,所酿成的社会的和家庭的悲剧,显示了作者驾御题材的能力 。
诗中人物的思想活动,均以对话的手法逐步展开,而对话的形式又巧于变化,这一点是深得前人称赞的 。
谭元春说:“问答时藏时露,渡关不觉为妙”(《古诗归》) 。
沈德潜说:“无问答之痕,而神理井然”(《古诗源》) 。
不仅如此,语言也很有特色,役卒对差吏的刚毅、愤慨之词,和对妻子那种恩爱难断、又不得不断的寄语,都表现了感情的复杂性,和性格的丰富性;妻子那一番委婉缠绵而又斩钉截铁的话语,则写出了她纯洁坚贞的深情;就是那差吏不多的两句话,也活画出其可憎的面目 。
如此“奇作”的出现,除了作者的才华与技巧之外,似乎还应该指出,它与诗人对当时连年战乱、“人民死丧略尽”的现实的了解,对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是密不可分的 。
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么本诗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可忽略的 。
饮马长城窟作者:子兰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
岂不是...
关于赞美长城的诗句不去长城非好汉.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溪山行旅图 睡梦中,天狭地小 。
不知此情谁了? 秋风已将花吹去,留下落叶衰草 。
君知否? 春未到,无人敢说春光好 。
难诉烦恼,叹撼山壮士,血染战袍,泪洒《出师表》 。
溪山下,乱臣贼子挡道,谁念山中父老? 落难英雄知音少,何日雷鸣号角? 君莫笑,君不见: 黑暗尽处是天晓 。
长城不倒,长城几屹立处,万花争艳,一样报春早 。
万里长城万里长,百世英雄百世梦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