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海滨邹鲁诗词 赞美十九的诗词( 四 )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 。
郡城指福州,因晋为郡冶 。
“青衿”读书人衣饰,指莘莘学子 。
福州被誉为“ 海滨邹鲁”,唐开元年间就设有 “丽正书院”,五代设 “招贤院”、四门学,诗教益昌,文化水平可与京都长安媲美,宋代文化更发达,当时福州府举进士者达2247人,书院、试院应运而生,淳熙年间,应试举土多达2万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读书声 ”就不足为奇了 。
福州温泉,相传晋太康年间就己发现 。
宋有“内汤” 地名 。
福州知州程师孟(1015-1092年)有《福州温泉》一诗: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事 。
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见莲花见荔枝 。
诗中把福州温泉与陕西华清池媲比,联想历史教训,告诫当权者亲贤臣,远小人 。
宋徽宗龙阁学士陈轩《冶城》更是把闽古都描绘得如人间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图画: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
元代诗人雅琥,登南台大庙山钧龙台《题咏登钧龙台》是一首怀古之作: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 。
江流禹划纵横外,山人秦封苍莽中 。
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钧台空 。
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 。
诗中概述了福州历史沿革,从“禹划”到“秦封”,直至汉代册封闽越...
【晋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潮汕地区的地灵人杰,有“海滨邹鲁”之称,唐以后,潮汕名贤不...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 。
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 。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 。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
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 。
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 。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 。
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 。
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 。
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 。
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 。
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 。
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 。
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 。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 。
著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