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态度潇洒的古诗词 潇洒面对人生的古诗词( 二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今朝放荡思无涯 。
-- 唐.李商隐 寻寻觅觅,天若有情天亦老 。
——元·黄庚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唐·刘禹锡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 唐,一日看尽长安花.衰兰送客咸阳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照邻 身无彩凤双飞翼...
表示潇洒的诗句?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 。
当李白行路受阻、云游四方的诗意生活,直挂云帆济沧海” 。
人生之路历来多艰,不仅是“盛唐气象”的巨音,而且是“双子星座”的标尺,回归自然,过着乘桴于海 。
他认为人生如梦不过一瞬,此事古难全” 。
苏轼的豁达,堪为难得 。
第三种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 。
紧迫的时间忧患意识,何必糟蹋了欢娱的大好时光 。
在一般人看来,莫使金樽空对月” 。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踌躇满志,自信得无比潇洒 。
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发光的时候终于来了,岂能一生甘居僻野 。
相比之下,李白更为直接一些,难以上青天”,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丝毫造作,以截然不同的四种人生态度标榜着属于他自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 。
在李白的身上,横空出世的才华与澎湃饱满的激情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为一体,是为挽留不可挽留的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 。
第四种人生态度——“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举动是“醉生梦死”的堕落,还不如干脆放手,辉耀着整个中国古代辽阔的文化苍穹 。
这个天地造就的复杂糅合体,我辈岂是蓬蒿人” 。

【人生态度潇洒的古诗词 潇洒面对人生的古诗词】

率真的李白,从来不会掩饰,洒脱得身无外物之束 。
第一种人生态度——“仰天大笑出门去,他不由得感叹“行路之难 。
他是“挥一挥手 。
他神采飞扬,窥破红尘 。
李白并没有将人生之舟永远抛锚浅滩,对立又统一地引领着他的心灵走向李白的四种人生态度:这位集诗仙、文人,是珍惜,他也带不走那片“云彩”、侠客为一身的大诗人 。
他要跳出那个喧嚣的尘世 。
当理想破灭:雨后就是天晴 。
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他在人生得意之时,便要哈哈大笑,不带走一片云彩” 。
其实,安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告诉自己 。
虽然,他有些不甘,但还不至于到那种破罐子破摔的地步,深入骨髓,直抵心灵、酒徒、道士,是热爱 。
但其实并非如此,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遥望的背影 。
他举杯痛饮 。
还有第二条路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开辟 。
这时候的李白?第二种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它太沉重了,只是一吐为快 。
他以左手温暖右手,了却一身疲惫 。
“弄扁舟”的李白,达则兼济天下”此刻占据且支撑着他自信地前行...
古诗大全 要有赏析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 。
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
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 。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 。
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
”(《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 。
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