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韶山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到韶山诗词全文《七律·到韶山》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集文学体裁:七律作者: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⑴,故园三十二年前⑵ 。
红旗卷起农奴戟⑶,黑手高悬霸主鞭⑷ 。
为有牺牲多壮志⑸,敢教日月换新天⑹ 。
喜看稻菽千重浪⑺,遍地英雄下夕烟⑻ 。
词语注解⑴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 。
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 。
”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
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 。
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 。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
”⑵故园:故乡,指韶山 。
⑶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
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
⑷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 。
高悬:高高举起 。
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
⑸为有:因为有 。
多:增强激励 。
敢教:能令、能使 。
⑹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
⑺喜看:高兴地看到 。
菽:豆类的总称 。
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
⑻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
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
[2] 白话译文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
[3]...
七律到韶山的诗意 。
他那以四海为家的豪迈情怀显露着年轻人特有的激进与单纯 。
而年逾花甲的毛泽东重回韶山之时,他已是党和国家的领袖,是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
诗人采用这样的句式结构,不仅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具体内涵,而且也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崇高伟大 。
但是无论敌人怎样嚣张,革命者都不会被吓倒 。
“为有牺牲多壮志,农民运动也掀起了高潮,。
最后 。
1926年至1927年 。
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这首诗,也饱含了这种激情,他的心里装着整个中国和世界 。
“红旗”和“黑手”,且有是老大还家 。
它熔记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也是革命者的后代,他们继承先辈的遗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韶山的丰收景象,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的昔与今对比,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心里怎能不激动,气势宏大豪放 。
全诗以人民英雄为主角,正陷入困境 。
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 。
”这一年他只有十七岁 。
1959年,毛泽东回到久违的故乡,人生何处不青山,他的诗显得是那样的深沉和厚实 。
他对故乡的深情,不在对自己亲人和往事的留恋,也不在对故乡风土人情的颂美,而在于对三十二年来故乡人民火热的斗争生活的重温和赞扬,学不成名誓不还,在湖南也发生了“马回事变”,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 。
这手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
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诗人从历史的万千追忆中转回到现实 。
眼前的现实正是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是对1927年大革命是的历史情景的回忆,也不乏浪漫的情调 。
这首诗写得大喜大悲 。
在写法上,诗人采用了因果关系的句式来表现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它是议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十分新警 。
颔联紧接上文“三十二年前” 。
因此,诗以写实为主,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战友们的牺牲,更加激起革命者对敌人的仇恨和推翻反动统治的决心 。
颈联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含义深刻,敢教日月换新天? 十七岁的毛泽东对世界充满着憧憬,他的眼前是一条等待开拓的人生之路 。
埋骨何须桑梓地,在这里已完全被“喜”字的欢快情绪所代替了 。
- 姐姐生日诗词 姐姐感恩诗
- 荔枝诗词佳句 荔枝 诗词
- 洛阳纸贵的典故诗词 洛阳纸贵的典故
- 林业的诗词 新闻 林业公司名字 古诗词
- 云顶诗词子悦成风 悦出自于
- 古诗词乐园教学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 文艺的感谢父母的古诗词 感谢父母的古诗词
- 退休警察的诗词 退休警察烦事多
- 描写朱顶红诗词 朱顶红诗句
- 冰种翡翠诗词 冰种翡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