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凯旋的诗词 凯旋诗词( 三 )


表示顺利的诗句1、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
————《楚辞·离骚》滋:栽培 。
畹: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 。
诗人以种植大量兰蕙之类的香草来比喻自己曾广泛地培育人才 。
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
————《楚辞·九章·涉江》诗人因自己高洁的品行不为人们所理解而伤感,他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名声能与天地同样万寿无疆,自己的事业能与日月一样永放光芒 。
3、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
————〔晋〕欧阳建《临终诗》四方志:经营四方之志 。
诗句鼓励后人要树立远大志向,建功立业:如果志在四方,那么随处都可以有所作为 。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唐〕孟郊《登科后》诗句真实地表现了诗人登科后的得意之情:在和煦的春光下,得意洋洋地骑马疾驰,一天之内就把整个长安的繁花胜景看完了 。
后以“春风得意”形容事情办成后喜气洋洋的情态 。
5、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君平:隐者,善卜 。
见《汉书·严君平传》 。
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诗人借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告诫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
6、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唐〕杜牧《题乌江亭》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只身至乌江,乌江亭长要用船渡项羽过江,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 。
”但项羽不肯,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遂自刎而死 。
诗人在这首咏古诗中认为项羽应该回江东,江东有许多有才识的子弟,也许能卷土重来夺取天下 。
诗句对历史的成败,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7、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句的大意是: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已感到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8、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诗句直抒胸臆 ,气贯长虹:功名只向戎马疆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
这既是诗人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的送别词,又是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的表白 。
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唐〕杜甫《八阵图》诗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说他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势过程中,功绩卓绝,而创制八阵图,更使他名声卓著 。
10、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六寻章摘句:遣词造句的意思,指文人的日常生活 。
诗句的大意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老于遣词造句,深夜不寐,直到晓月将残;但是在连年征战的边疆战场上,感伤的文章显得毫无用处 。
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困守书斋生活的不满,又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
11、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唐〕高适《燕歌行》诗句的大意是: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岂顾勋”三字,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
12、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
————〔唐〕白居易《读李杜诗,因题卷后》四夷:四方边远之处 。
这几句写李白、杜甫诗歌对后人影响之大 。
1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唐〕杜牧《赤壁》这是一首怀古诗 。
诗句感叹周瑜成功之侥幸,如果不是东风为周瑜提供了方便,则很可能东吴要大败,连二乔也要被曹操掳走锁进铜雀台了 。
14、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 。
————〔唐〕任华《寄李白》诗句说李白名气很大,连绿水青山、白云明月都认识他 。
15、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
————〔宋〕陆游《黄州》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飞逝而自己忠心报国的志向未能实现的遗憾:滔滔江水洗不去英雄的怨恨,岁月蹉跎,英雄豪杰也会像秋天的草木一样衰老凋零 。
16、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宋〕陆游《秋波媚》几句的大意是:谁能像终南山的明月如此多情?特意拨开暮云探看 。
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馆,也盼望着凯旋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