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小溪潺潺的古诗词 林间小溪( 二 )


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 , 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 , 但余钟磬音 清晨 , 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 ,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 , 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
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 , 深潭倒影 , 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
万物一片静寂 , 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啦 , 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  听说你遭贬了 , 被贬到龙标去 , 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 , 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 , 雨水涨满秋池 。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 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 , 我痛苦的情思 。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 , 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 , 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 , 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
歌女如春 , “游客”颠狂 , 《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 , 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 , 寺临兰溪 , 溪水西流 。
山下兰芽短浸溪 , 松间沙路净无泥 , 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休将白发唱黄鸡 。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 , 多愁唱黄鸡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
山水风光的诗句王维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
鹿柴(寨) , 是辋川的地名 。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 , 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
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 , 但在不同的诗里 , 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 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 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 , 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
由于杳无人迹 , 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 , 宛如太古之境了 。
“不见人” , 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
如果只读第一句 , 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 , 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 , 却境界顿出 。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
通常情况下 , 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 , 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
啾啾鸟语 , 唧唧虫鸣 , 瑟瑟风声 , 潺潺水响 , 相互交织 , 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
然而 , 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 , 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 , 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
这“人语响” , 似乎是破“寂”的 , 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
空谷传音 , 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 , 愈见空山之寂 。
人语响过 , 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 , 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