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中"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 修辞方法

诗词曲中"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 修辞方法

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诗歌 利用反复修辞手法的诗歌这首诗 , 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 , 在悲伤、痛苦之中 , 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 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 极为丰富 。
开头两句 , 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 , 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 , 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
首句的“别”字 , 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 , 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
两个“难”字 , 第一个指相会困难 , 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 , 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 , 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 , 第二个“难”字的出现 , 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 , 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 , 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 , 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 , 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 , 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
暮春时节 , 东风无力 , 百花纷谢 , 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 , 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 , 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 , 和心灵的创痛 , 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这首诗 , 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 , 在悲伤、痛苦之中 , 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 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 极为丰富 。
开头两句 , 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 , 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 , 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
首句的“别”字 , 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 , 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
两个“难”字 , 第一个指相会困难 , 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 , 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 , 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 , 第二个“难”字的出现 , 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 , 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 , 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 , 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 , 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 , 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
暮春时节 , 东风无力 , 百花纷谢 , 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 , 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 , 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 , 和心灵的创痛 , 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 , 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 , 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 , 既写自然环境 , 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 , 物我交融 , 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 , 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 , 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 , 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 , 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 , 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 , 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
三、四句 , 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 , 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 , 全句是说 , 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 , 如同春蚕吐丝 , 到死方休 。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 , 无尽无休 , 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