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考试诗词 古人赞美父亲的诗词( 二 )


牧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首咏物诗,可是没有写上题目 。
他想,这位诗人写诗怎么不加题?是难取题吧,我来给他添个题 。
于是他把自己放牛时拾到的一样东西,用这张写有诗文的纸包了起来,往诗人窗内一丢,正好丢在诗人的怀里 。
诗人看了看纸包里的东西,又看看窗外的牧童说:“好孩儿,给我添了题啦,有才有才呀!”试问,牧童包在诗文里面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一个破铜钱.原诗出处: 《梦溪笔谈》卷十四 艺文一 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歳,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 。
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
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

有关古代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
"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 。
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 。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
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 。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