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红烛诗词 红烛的诗词( 三 )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 。
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 。
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 。
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 。
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
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 。
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 。
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 。
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 。
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 。
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 。
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 。
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 。
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
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
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 。
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
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
求闻一多《红烛》的赏析、评论等相关资料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
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 。
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
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 。
“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 。
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
”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 。
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
”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