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资料的 诗词 关于黄河的诗词( 五 )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 。
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
到 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
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 。
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
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 要作用 。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
【黄河的资料】黄河的有关资料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 。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 。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 。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 。
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
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
1963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猿人"--古猿人的头盖骨、牙齿和上下颌骨,据文物工作者的考证,已有八十万年的历史 。
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人",距今也有二十万年 。
黄河河套地区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阳小南海发现的洞穴遗址,都在五万年以上 。
在这悠久的岁月里,我们的 祖先经过艰苦的劳动,既发展了人类的体质形态,又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
他 们不但发明了火,能够制造粗糙的石器、骨器,而且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会了钻磨技术,能够从事狩猎、捕鱼了 。
我国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和文化都有了飞跃发展 。
1920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杵、石锄和纺织用的石制纺轮,有缝纫用的骨针,也有彩色陶器,这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 。
据考古学家考证,仰韶文化延续达千年以上,早期距今已六千年左右了 。
考古工作者经过广泛挖掘,发现从青海、甘肃一直到陕西、山西、河南,到处都分布有仰韶文化的遗址 。
1953年开始在西安市发现的半坡村遗址,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
当时,半坡人已经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懂得了纺线织布,创造了规模较大的草泥土木结构的茅屋,挖掘了储藏粮食的窖穴 。
围绕居住区构筑了深、宽5~6米,长300多米的大量 围沟,改变了穴居野处原始状态 。
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式各样的红色陶器和制作精美彩陶,陶面上的动物图案栩栩如生,反映了远古人民的艺术才能 。
在彩陶上还有一些刻划符号,很可能就是我国的原始文字 。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黄河流域已处于氏族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代 。
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了,父权取代了母权,私有制开始出现 。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的发掘,初步揭示了这一时期的面貌 。
据考古工作者的广泛考查,在山东省的黄河南北,都陆续发现了大汶口文化的踪迹,其年限约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后期可能延续得更晚一些 。
从发掘情况看,这时的生产工具已有了穿孔石斧、扁而薄的石铲、鹿角制成的短柄鹤嘴锄 。
石斧、石铲、石锛、石凿都用硬度极高的石料制成,有的还用了硬度11度的蛋白石 。
在发掘的一些墓葬中,还发现了不少随葬的玉制装饰品,饮酒器具和精致的象牙雕刻 。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汶口一号墓里,有一年孔雀绿色的骨凿,据测定其中含有大量的铜,很可能当时已懂得用铜了 。
另外,从大汶口墓葬还可以看出:那时已出现了较多的一男一女合葬墓,而且墓的规模有大有小,随葬品的多寡极为悬殊 。
这种情况在仰韶期的墓葬中是少见的,说明社会已过渡到以父系为中心的时代,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了 。
在距今约四千年前,原始公社瓦解,夏禹的儿子打破过去的"禅让"制,继承了禹的王位,建立了世袭的奴隶制国家 。
- 信阳毛尖 诗词 信阳毛尖2017新茶价格
- 想你 诗词 关于想你的古诗词
- 古代自信的诗词 自信的诗词
- 关于砥柱山的古诗词 砥柱山
- 勤政清廉诗词 清廉的诗词
- 李后主关于月亮的诗词 李后主的诗词
- 关于诗词的演讲稿 古典诗词演讲稿5分钟
- 关于旅游的诗词 写游山玩水的经典诗句
- 卢琴湖诗词 关于湖的诗词
- 关于新生的古诗词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