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诗词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 七 )


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 。
“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 。
“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
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
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对潇潇①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渐霜风凄紧②,关河③冷风落,残照④当楼 。
是处红翠衰减⑤,苒苒⑥物华休⑦ 。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⑧? 想佳人妆楼顒(yo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⑩? 争知⑾我、倚阑干处,正恁⑿凝愁⒀! 注释: 潇潇:雨声急骤; 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关河:亲山河流; 残阳:夕阳; 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 。
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 。
苒苒:渐渐地; 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 淹留:久留; 顒:抬头; 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
” 误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
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 。
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
赏析: 思妇凝眸远望,情思恍惚;词人登高凭阑,难抑愁思 。
相隔千里,两相对照才可见相思之苦,写得情思委婉,兴味绵长 。
写思乡、思人以苍凉的清秋景物衬出,情融于景中,耆卿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照当楼 。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
”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 。
把剑凄然望,无处归舟 。
kzB#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 。
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
求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赏析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
钱塘,即杭州 。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
“参差”为大约之义 。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