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词 壮别 送别诗词( 五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2、《送人游岭南》唐·戴叔伦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
13、《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唐·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
14、《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15、《送李侍御赴安西》唐·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16、《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1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19、《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20、《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2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二、送别诗简介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 。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
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 。
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
”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 。
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
渡荆门送别赏析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赏析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大概是古代送别类诗词源源不断,佳句甚多的主要原因 。
读这些诗词,宛若与古人相遇,可感受他们彼此间那淳朴的品行、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倾诉、美好的祝福,令人赞叹不已 。
李白的送别诗非常出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极现友情之深,令人感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深表对朋友的依恋不舍之情,让人钦羡;“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似有些伤怀,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则何其旷达乐观;“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却那般飘逸洒脱,大有仙风道骨之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则又蕴含着若干无奈与哲理……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或他送友,或友送他,都十分感人 。
《渡荆门送别》也是一首送别诗,不同的是,诗中的“友”却不是朋友,因而显得别有一番情趣 。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时年25岁 。
这次出蜀,可谓壮游:经巴蜀,出三峡,直冲荆门山以外,飞驶至楚汉之间 。
诗人亲历巴山蜀水之险恶,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惊诧,亦不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欢欣 。
诗人叙事抒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充满新奇、惊喜 。
那连日来跟在诗人身边的两岸群山逐渐消退殆尽,开阔的江面扑入视野,奔腾咆哮的江水向远方流去,直到那水天相连的荒漠辽远的原野,何其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