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词的联想 黄鹤楼古诗词( 七 )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诗人漫游到了这里 , 乘兴登临 , 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 。
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 , 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 , 但感情放纵恣肆 , 借助于楼名的传说 , 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 , 引发出无限遐思 。
从这点说 , 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 , 引人入胜 , 寓奇崛于平易之中 。
面对历史陈迹 , 不免浮想联翩 , “已乘”和“空余” , “昔人”与“此地” , 两相映衬 , 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 , 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 。
诗人登上了古楼 , 纵目远眺 , 只见碧空浩渺 , 白云悠悠 。
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 。
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 , 没有苛求对仗工整 , 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 , 前对后不对 , 但读起来音节浏亮 , 一气贯注 , 显得自然流动 , 并不着力 。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 。
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 , 首先映入眼帘的 , 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
那里 , 绿树掩映 , 汉水交汇 , 在明丽的阳光下 , 看上去分外清晰 , 江面 , 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 , 这就是鹦鹉洲了 。
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 , 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 , 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 , 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 , 作为纪念 。
弥衡素有文气 , 但怀才不遇 , 终遭不幸 , 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 。
诗人见景生情 , 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 。
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 , 形象优美的图画:红艳的阳光 , 白亮的浪花 , 浓绿的树木 , 但是景色虽好 , 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于是 , 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 , 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 。
“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 。
为许多诗人喜用 。
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 , 就把水波渺茫 , 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 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 。
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 , 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黄昏时分 , 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