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援疆诗词 援疆( 二 )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
——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有哪些?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5、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
(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
)——李贺《句》6、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 。
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 。
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
——高适《宋中十首》7、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
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
——武元衡《登阖闾古城》8、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 。
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
——武元衡《塞上春怀》9、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 。
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
——张琰《春词二首》10、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
——崔涂《送友人》11、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
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
——皇甫冉《登山歌》登飞来峰赏析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
”浮云遮望眼”,用典 。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
”王句即用此意 。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
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 。
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 。
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
”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