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援疆诗词 援疆( 三 )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
参考资料站的高望的远古诗词:http://m.wenda.so.com/q/1364433778066402?category=internal&src=http://www.2312333.com/list14/m_so_share_others&srcg=msearch_app&version=5.0.8&channel=25pp&userid=40558aa302c59454551bd56918f31762&ls=25pp
宋代诗词作家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岳飞、辛弃疾、陈亮等 。
婉约派四大旗帜: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五代十国)豪放派名家:苏辛苏东坡: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辛弃疾: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
相对于唐诗、宋词,宋诗成就明显要差一些,不过也有陆游、文天祥等几个名家 。
登高的诗句明朝应作断蓬飞,蔼然云树重伤魂,孤烟残照马嘶回 。
愁至独登高处望,三年楚客已沾裳 。
白居易 【九日寄行简】 摘得菊花携得酒,行矣莫淹留,怀古对穷秋,谁怜小垂手,关关若求友,篱边黄菊为谁开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 。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
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
王之涣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 。
望远回天顾,春恨并依依 。
九日陶家虽载酒,登高各处已三年 。
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
司空图 【重阳阻雨】 重阳阻雨独衔杯 。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缙 【九日作】 莫将边地比京都,饮过三杯却惘然,寒城砧杵愁 。
申欢 【兜玄国怀归诗】 风软景和煦,那得王弘送酒来 。
李贺 【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
(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
)张谔 【九日宴】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
崔国辅 【九日】 江边枫落菊花黄 。
司空图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
司空图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羡少年场 。
今日登高樽酒里,异香馥林塘 。
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绕村骑马思悠悠 。
孙逖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岩磴列云旗 。
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愁杀闺中妇 。
高适 【宋中十首】 登高临旧国 。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也 。
落日鸿雁度 。
愿因山作寿,移得山家菊未开,信美非吾乡,青岳好登高 。
春情不可耐,稻畦残水入秋池 。
下邽田地平如掌 。
登高一长望 。
不得沧洲信,白露黄花自绕篱,吾君访道时 。
益算更希沾上药,何处登高且送归 。
今日暂同芳菊酒 。
稽首明廷内 。
惟有楼中好山色 。
张琰 【春词二首】 垂柳鸣黄鹂 。
犹胜登高闲望断,白菊堆边鬓似霜 。
戴叔伦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
朱放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
武元衡 【登阖闾古城】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 。
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
武元衡 【塞上春怀】 东风河外五城喧 。
昔贤不复有,八月严霜草已枯,少长登高一望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