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诗词学会 苍梧县( 四 )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 , 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 。
所谓“律” , 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 。
这些规律 , 包括平仄的限定 , 字句的长短 , 对偶的工整 , 等等 。
现在 , 先说平仄 。
律诗在字句上 , 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 。
如写五言 , 平仄如下:平平仄仄平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这些平仄 , 共八句 。
一般学做旧诗的人 , 都先要把它念熟 。
但这并不困难 。
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 。
第一 , 这八句中 , 事实上是两组 。
开头的四句 , 自成一组;后边四句 , 只是重复一次吧了 , 所以 , 只要记四句便够了 。
第二 , 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 , 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 。
第三 , 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 , 二、三两句 , 一定是仄声开始的 。
第四 , 正常的平仄定式 , 每组除第三句 , 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 。
(但是 , 上列一式 , 却有变体 。
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 , 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 , 那么 , 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
上列的一种 , 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 , 其定式如下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 , 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 就只有这两种 , 加上首句的变化 , 成为四式 。
但是 , 当...
请问如何加入深圳诗词学会? 《晨兴》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宿鸟动前林 , 晨光上东屋.铜炉添早香 , 纱笼灭残烛.头醒风稍愈 , 眼饱睡初足.起坐兀无思 , 叩齿三十六.何以解宿斋 , 一杯云母粥.《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寒露洁秋空 , 遥山纷在瞩.孤顶乍修耸 , 微云复相续.人兹赏地偏 , 鸟亦爱林旭.结念凭幽远 , 抚躬曷羁束.仰霄谢逸翰 , 临路嗟疲足.徂岁方暌携 , 归心亟踯躅.休闲倘有素 , 岂负南山曲.《晨雨》年代:【唐】 作者:【杜甫】小雨晨光内 , 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 , 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 , 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 , 亭午未全分.《晨起》年代:【宋】 作者:【陆游】初日破苍烟 , 零乱松竹影.老夫起烧香 , 童子行汲井.平生水云身 , 不堕车马境.愿言学庞公 , 全家事幽屏.《晓泊汉阳渡》年代:【唐】 作者:【王贞白】落月临古渡 , 武昌城未开.残灯明市井 , 晓色辨楼台.云自苍梧去 , 水从嶓冢来.芳洲号鹦鹉 , 用记祢生才.
来字开头的诗词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 , 日与道相亲 。
出入唯山鸟 , 幽深无世人 。
《戏题关门》——唐·岑参 来亦一布衣 , 去亦一布衣 。
羞见关城吏 , 还从旧路归 。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唐·韩愈 来朝当路日 , 承诏改辕时 。
再领须句国 , 仍迁少昊司 。
暖风抽宿麦 , 清雨卷归旗 。
赖寄新珠玉 , 长吟慰我思 。
《送集文上人游方》——唐·贾岛 来从道陵井 , 双木溪边会 。
分首芳草时 , 远意青天外 。
此游诣几岳 , 嵩华衡恒泰 。
《秋夜思归》——唐·耿湋 来时犹暑服 , 今已露漫漫 。
多雨逢初霁 , 深秋生夜寒 。
投人心似切 , 为客事皆难 。
何处无留滞 , 谁能暂问看 。
《赠海明上人(一作赠朗公)》——唐·耿湋 来自西天竺 , 持经奉紫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