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生活的感受诗词 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 六 )


这使他成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山祖 。
陶渊明的田园诗作 , 有《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五首、《和郭主薄》二首、《庚成岁九月中于西田获甲稻》、《饮酒》二十首等 。
这些诗“描写了农村的优美景色和农民的朴素生活 , 歌颂了劳动的意义和自己参加劳动的喜悦” 。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
唐开元 , 天宝年间 , 社会安定 , 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 , 统治阶级提倡佛老 , 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政...
求描写古代农村生活的诗词,要多要全游山西村·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赏析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 一生勤奋创作 , 诗歌数量惊人 。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 。
”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 , 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 , 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 , 要为国家报仇雪耻 , 恢复丧失的疆土 , 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 , 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 , 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
”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 , 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
一年前 , 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 , 符离战败后 , 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 , 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 , 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 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 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 , 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 , 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 , 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 , 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 , 地名西村 。
这里 , 山明水秀的优美环境 , 固然诱发诗人的兴味 , 而古代抒写田园生活的优秀诗篇 , 更是陶冶着诗人的性灵 。
以开创田园诗派著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所描写的真景实事曾给诗人以启迪 。
唐代擅长于歌咏山水田园的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过故人庄》又给诗人带来了恬淡中有淳美的感受 。
这些都是陆游诗歌创作所汲取的有益养料 。
不妨让我们先读一下《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 , 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 , 然而艺术构思各异 。
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 , 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 。
因此 , 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 , 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 , 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 , 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
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二十说陆游这首七律“以游村情事作起 , 徐言境地之幽 , 风俗之美 , 愿为频来之约” 。
从诗的结构来看 , 这是符合实际的 。
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 , 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 , 不仅写得层次分明 , 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 , 就象“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那样 , 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 , 毫不费力 。
然而 , 诗人从这里的起句 , 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 , 主人盛情留客 ,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 , 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