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典读后感有感( 二 )


《工作》读后感(三):和国内列位遇到的问题很相似 。
书中很多地方让人震惊 , 比如:
1.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和工作焦虑 。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择 。
2. 美国高薪职业的内卷极其严重 , 无论是金融还是高科技行业 , 他们几乎是7天-24小时的工作状态 。
3. 高校已经培养了太多STEM(也就是理工科)人才 , 而社会上并不需要那么多此类人才 , 很多具有良好背景的毕业生不得不去作门卫或者收银员 。
4. 职业培训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 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 。
5. 大多数科学家都预感人工智能会在未来10-20年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 , 它们是人类最大的竞争对手 。
6. 不要认为人工智能是从低端行业开始取代人类 , 反而是从医生、律师、会计师等高端高薪行业最大数量的取代人类 。
7. 教育和财富收入并无关联(惊悚吧?)高等教育这笔巨大的投入很可能得不偿失 , 成为家庭最失败的投资 。文凭泛滥和贬值是全世界性的 。
8. 让孩子在未来具有竞争力的不是技能 , 比如计算机水平等 , 而是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推理——而这些 , 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讲的 。
9. 芬兰是个好榜样 , 这个上世纪60年代还是贫穷爱喝酒喜欢打老婆的国家 , 通过政府大力改革 , 尤其是建立与民众的相互信任 , 通过关注每一个孩子(注意是每一个)的教育 , 让它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 。
10. 在展现了一系列令人绝望的现实后 , 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前卫创意人士和思想家的建议和思考 , 这令整本书不至于过于悲观 。
《工作》读后感(四):工作|读完终于明白为什么说工作不顶用了?
本书通过美国视角 , 揭露了全球化经济、自动化技术、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专业技能培训)、以及资本主义“趋利避害”的特性如何共同铸就成一把巨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悬挂于每个人心中 。
书中列举的一些事实值得深思:
1??公司的首要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最容易实施的事情就是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 支付微薄的工资,并为员工创造实现过度工作的条件:比如人性化的办公环境 , 频繁的团建 , 以及公司聚会等 。而财富却逐渐流向拥有金融、实物或者知识产权的“食利者” , 留下“朝不保夕族”备受“4A”毒素的煎熬 。
2??旧时贵族以清闲生活为荣 , 现在精英用忙于工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除去部分”基因决定“的工作狂热分子 , 多数人选择忙于工作是受困于“不会生活” , 而越强调“平衡工作和生活” , 往往越不能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