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教育意义,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

1、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1、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 ,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
2、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字缡奔渥疃? ,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 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
3、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因此,古人认为 , 冬至为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此后则阳气渐渐回升 。时至冬至,民间便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了,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
更多关于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477cb161581642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冬至的教育意义,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

文章插图
2、冬至节的意义冬至节的由来和传说 冬至节的起源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民间,冬至是很重要的 , 会吃饺子 , 吃汤圆,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在有些地方还有祭祖 。
冬至节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 , 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 , 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 , 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 , 军队待命,边塞闭关 , 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冬至
冬至节的起源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 , 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 , 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 , 最后确定涧水东、e水西、e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 , 被载入了古代典籍 , 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
冬至节的传说
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 , 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 , 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
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 , 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 , 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 , 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 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冬至的习俗
一、吃饺子 。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 。“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 , 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 , 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 。人们吃后,浑身暖和 , 两耳发热 ,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
二、九九消寒 。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 。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 。“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三、祭天祭祖 。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
冬至的意义:
寒冷将至,冬季正式开始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按公历,冬至交节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时19分),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纬度最南,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 , 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则24小时都是黑夜) 。冬至这天,北半球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最低 , 比如在北京 , 太阳高度只有26°42′,因为这天中午的表影最长,故也称“长至日” 。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 , 规定有冬至的月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 。所以冬至还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 。从冬至开始,白天会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阴极之至 , 阳气始生”,所以把冬至当作年周期、大自然气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 。
冬至的教育意义,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

文章插图
3、冬至的由来与意义 冬至的由来与意义
冬至 。是中国农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冬至的由来与意义,欢迎阅读 。
冬至的由来
冬至 , 对于朝官百姓 , 都是重要的祭奠节日 。早在周代 , 冬至就有国家祀典 。《周礼?春官》提及:“以冬至日,至天神人鬼 。”冬至节是在汉代则开始成为通行节日,并在往后衍生出越来越多的节俗,排场与风光也渐甚 。
《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东汉王朝对待冬至的情况:“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由此可知,冬至是国定假日 。而历代帝王亦会以冬至为盛大的国事大典 , 南郊祭天(取太阳要从冬至后从南回归线“回归”) , 北郊祭地,朝会群臣与邻国使节等 。《史记?封禅书》提及:“冬至日 , 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可见当时人们视“长日”当做喜福 。
魏晋王朝以后,时任朝廷也开始在冬至当日举行朝会,其盛大仅次于元旦 。朝会典礼中有一仪式为朝贺礼,皇帝在当中要接受各国与周边民族的群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标祝贺 。
宋王朝以后,皇帝更专门制定冬至节大朝会的仪卫兵仗,俗称“挂冬仗” , 宫城内外遍布排列井然有序的步骑兵甲,同时悬挂旌旗、击鼓、奏乐 。而入朝官员则必须穿着制服觐见皇帝,比照祭祀大礼 。
明清两代则在北京南郊天坛祭天 。清代皇帝祭天仪式每年都有,祈求天神保佑、国泰民安,并以发展到极为繁琐、复杂、隆重:期间 , 皇帝必须穿祭服、请牌神,太常寺官奏请行礼,典仪官唱赞“燔柴迎帝神”;更在东南柴炉生火,西南方悬望灯,乐队齐鸣 。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亦提及:“长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进表庆贺,为国大典 。”官府亦会在冬至期间允许开放赌场供民众自由进入 。
在民间,冬至是昔时各家庭团聚庆贺的节日,不仅家庭成员间相互互饮“节酒”和吃佳节美食庆贺 , 更会走访亲友居所庆贺送礼和祭奠祖先与神明 , 其中河北《柏乡县志》就有提及:“是日士民祭祀祖墓 。”而民众也会准备一套新衣服以求在冬至体面应节,哪怕是节衣缩食储钱甚至向亲友借贷也得购买新衣服 。而冬至亦有时值一阳初至“扶阳”的信仰意义及相应习俗,取阳气于冬至既小又弱,故需扶助使其健旺,例如:“拥护会饮”、吃圆形食品等 , 虽则扶阳观念的习俗在20世纪开始式微 。
早在商代,民间已有年终祭祀“清祀”的.习俗,祭祖兼祭百神 。每年农历十二月,民间会有年终“大蜡”(其中 , “蜡”解作“合祭”之意),祭一切神祗鬼灵 。这反映了传统华夏人民善祭的一面――认为众生皆由众神灵庇护,且延续着祖先的历史 。
《东京梦华录》卷十就记载了宋都开封城每逢冬至节到处洋溢的节日气氛:“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 。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祝先祖 。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 。此外开封特别普遍流行“守冬”习俗,乃趁冬至一阳复始之时人如能与大自然息息相应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表示儿孙添岁、老人延寿 。同时因正值冬天及农务闲期 , 中国北方多在冬至前后有冰上,雪上游戏,例如堆雪狮、雪人、雪山、雪灯、打滑、打雪仗、溜冰、爬犁等,另外还盛行冬猎并携带猎物串亲访友,同时盛行闾里馈赠家庆瑞雪丰年 。
冬至的意义
冬至 , 从天文上讲,此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极圈呈永夜状态,南极圈呈白夜状态,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 。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 。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具体的日子大概在公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
在物候上,我国古代把冬至分为三候,《礼记?月令》中说:“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糜角解 , 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见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 , 鹿居于山野,鹿角朝前,为阳;糜,生于沼泽,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 , 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
五行说,在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日照多而白昼长是为阳,因此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乃阳气开始逐渐旺盛之始 。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 , 称为冬至“一阳生” 。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此日象征太阳死亡 , 种植全面停止 。
大概关系到所谓“一阳生”,阳气起,冬至又被称为“一阳节” 。加上诸多拜贺之举而令冬至增添“喜”意,因此冬至又得“喜冬”、“贺冬”、“秤冬”之称,也就有了“贺冬节”此一节日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的俗谚,意指冬至的礼俗隆重如新年(春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
;
冬至的教育意义,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

文章插图
4、冬至的意义"冬至"文化内涵的真正意义1、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古人认为从冬至的那一天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 。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 , 往往都会选在冬至 。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 ,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2、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它既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 宫廷和民间历来都是十分的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的活动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到今天 。3、冬至是养生的最佳时间 , 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从而转向动 。这个时候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以此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适合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 , 适当选用高钙的食品 。4、各地在冬至的时候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 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传统风俗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的意思 。
冬至的教育意义,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

文章插图
5、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 , 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冬至传统文化意义 。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1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 , 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早在3000多年前 , 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 , 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e水西、e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 , 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 。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 , 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 , 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 ……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 , 以为天下之大凑 。”。“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 , 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 。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
【冬至的教育意义,请问冬至的含义,冬至的意义】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 , 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 是大吉之日 。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 , 一是说明年关将近 , 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 , 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 , 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 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
冬至的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 。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 。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 , 一天长一线” 。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 , 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 , 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 。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 。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 , 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 。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 , 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 , 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2
古人为什么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
古代由于天文历法不够发达,故非常重视观察日影,很重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日 。冬至这一天,日影最长,亦即斜度最大,天最短 。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日渐长夜渐短了 。所以古人认为它是阴阳万物之始 , 因此,每逢冬至,朝庭都要举行大典,仪式很隆重 。
沈约《宋书》上说:“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 。”可见与元日并重 。另又有进鞋袜之俗 。在中古近古时期,妇女常在冬至这天做鞋和袜子送给公婆 。还有做赤豆粥的习俗 。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自然节气点 , 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
历史上,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 , 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
冬至在唐朝时依然非常隆重 。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记载:开成三年十一月廿七日,冬至之节 , 道俗各致礼贺 。住俗者,拜官 , 贺冬至节 。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 伏维相公尊体万福 。”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 。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 。俗人入寺,亦有是礼 。下面还有很长一段文字记载寺庙中僧人相互道贺的礼仪和语言 。在前一天 , 圆仁记载说:“夜,人咸不睡 。”这便与除夕守岁相同 。
圆仁认为,唐朝的冬至与日本的正月初一同样隆重 。但唐代冬至与春节相近的文献很少见 , 故这条记载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很有资料价值 。
冬至传统文化意义3
冬至的意义及起源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同时冬至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的时候,素有南吃汤圆 , 北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意义:
寒冷将至,冬季正式开始 。
冬至 ,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按公历 , 冬至交节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时19分),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 , 纬度最南 , 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则24小时都是黑夜) 。冬至这天,北半球中午太阳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阳高度只有26°42′ , 因为这天中午的表影最长,故也称“长至日” 。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规定有冬至的`月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 。所以冬至还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 。从冬至开始,白天会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阴极之至 , 阳气始生”,所以把冬至当作年周期、大自然气运周期、万物生长周期的真正起点 。在代表冬至的卦中,本是全阴的六根阴爻的最下面一根已变成阳爻,所以冬至又称作“一阳生” 。
冬至起源: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 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 。后来实施夏历 。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 , 称之为“亚岁” 。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