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百病怎么发朋友圈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 。登高望远促健康,新年生活节节高 。”
拓展资料
正月十六游百?。闪怂拇ㄣ现幸幌罟爬系拿袼? ,据清代咸丰版《阆中县志》记载:“上元后一日,锦屏山游人如蚁,谓之游百病 。”在2013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百思特网旅游博览会上 , 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走百病 , 又称“游百病”“散百病”等,是明清以来的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正月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 , 直到午夜,始归 。
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阆中古城万人空巷,市民扶老携幼走出家门,踏青赏初春美景,登高为新年祈福 , 滕王阁、白塔山、锦屏山、状元洞等景区人满为患 。阆中不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也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正月十六游百病”是古城阆中特有的春节年俗,历史渊源悠长,影响广泛深远,群众基础扎实 。成为“全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项目”百思特网后,阆中市委、市政府已连续6年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活动,“游百病”成为参与热情最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全民健身活动 。
文章插图
2、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游百病是哪一天啊,游百病怎么发朋友圈】元宵节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润的满月,正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圆满,仅这一点来说 , 就足以引起中国古人的重视,再加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和元宵,更能衬托出家庭团圆的美好寓意 。
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走百病、送灯与打灯、灯球和灯轮、猜灯谜、放天灯、放烟花、舞龙舞狮、踩高跷、祭门、祭户等 。我认为在元宵节众多的习俗中,最值得一提有5个 , 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的习俗之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 。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 , 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 。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
民间有一种传说 , 说是以滑稽著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元宵节出使邻国,邻国国人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 。他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一顿 , 使得他们很狼狈 。据此,元宵节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
✨🌷元宵节的习俗之二:走百病🌷✨
走百病,也称之为“游百病”、“散百病”或“走桥” , 这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种消灾除病的活动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妇女相约出行,见桥必过,古人认为这样便能祛病延年 。
“游百病”是明清以来的风俗,主要流传于北方 。有的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进行,也有的在正月十六 。这天妇女们通常着盛装,成群结队走桥 , 或登城、摸钉求子,一直到半夜才回家 。
传说很久以前,成都被一支敌军包围,城里的大小官员被吓得屁滚尿流 。老百姓们拿起刀枪棍棒 , 奔上城墙守城 。长久失修的城墙、碉楼和城垛早已破破烂烂的了,怎能抵挡得住敌军的进攻呢?不知谁大吼一声:“快挖土加固城墙!”大家立即响应,挖土的挖上、担土的担土、抬土的抬土,很快整修加高了城墙,因日夜劳累,很多老百姓闹春瘟卧床不起了 。
正月十六日清晨,敌军又来攻城 , 城墙上守卫的士兵、百姓奋勇抵挡、拼杀,阻止敌军攻上城来 。可是城墙上才堆上的浮土松软,很不牢固 。有人大喊:“快上城墙夯土!”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城男女老少 , 连害春瘟的病人也跑上城墙,齐心协力夯起上来 。守城的士兵和老百姓顿时勇气倍增,奋勇杀敌,把冲上城墙的敌人都杀退了 , 敌军头领见状吓得赶快收兵逃跑,全城军民欢庆守城胜利 。
那些害春瘟的入和大家在城墙上一起夯土、吼跳,个个出了一身大汗 , 病也好了 。从此成都人认为正月十六是个吉祥日子 。到城墙上走一走,既观赏了郊外的风光,又能消灾去?。ソバ纬闪恕坝伟俨 毕八?。
✨🌷元宵节的习俗之三: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习俗,“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年冬天 , 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 御花园 去给武帝折梅花 。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叫元宵的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
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 。汉武帝听闻此事,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到了正月十五 长安城 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元宵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元宵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
✨🌷元宵节的习俗之四:赏花灯🌷✨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赏花灯习俗为主 , 灯笼与神有关 , 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笕」γ? ,求得避邪平安 。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 。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 , 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 。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 , 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 , 元宵赏灯持续五天 , 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 。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 。
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 。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 , 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
✨🌹元宵节的习俗之五:情人相会🌹✨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 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 , 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 , 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 , 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 , 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人相会情境,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 。几千年来 , 元宵节的习俗在流传中逐渐发展演变,但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
1、元宵节一定要吃一碗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
2、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灯汇聚街上 , 令人目接不暇 。点燃花灯,伴随美好的愿望放入河中或是飘散在空中,祈福许下愿望能实现 。
3、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 , 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
文章插图
3、跑百病是哪天跑百病是正月十六 。
所谓走百?。?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又称烤百病、散百病、游百病、遛百?。?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历史上还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 , 一走能将百病消”的诗句 。
此外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门钉” , 方能求吉除疾 。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 。因此 , 妇女们出游,还要到各城门或寺庙去“摸门钉” , 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得有照明设备,一次便摸中者就视为有生子的吉兆 。
文章插图
4、苍溪的风俗—游百病对于“游百病”风俗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典故 。传说很久以前,天府成都被一支外来军队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这里历来少战火,城墙年久失修 , 破败不堪,如何抵挡敌侵!百姓们全体出动,挖土加固城墙 。不几日,城墙见天上涨,不料,因风寒感露,连日劳累,城中闹起瘟疫,许多人卧床不起,筑城人数锐减,城墙浮土也未夯实 。正月十六清晨 , 城外号炮响起,敌军发起攻城信号 。霎时间,杀声大起,金鼓齐鸣,万箭齐发,云梯直上 。顿时,守城军丁百姓奔向城墙,男女老少齐上阵 , 连许多患病的人也硬撑着跟上去 。人们手挽手,肩并肩,踏着节拍,将新土踩得牢牢实实 。守城军民脚踩实土,同仇敌忾 ,砍的砍,戳的戳,不一会儿,敌兵被杀退了,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患瘟疫的人,在分享胜利的同时 , 不约而同地发现自身的病不治而愈了 。人们认为 , 正月十六是个好日子,走出户外能去病却灾 。于是,从唐代起 , 就流传下来,在这一天去“游百病” 。而且,这一习俗从成都向四周辐射 , 其它地方的百姓,也在正月十六“游百病”,苍溪的“游百病”也由此应运而生 。
然而,有趣的是,随着岁月磨砺,沧桑演变,其它地方 “游百病”早已淡化,连成都本土也将此由“春游”所替代,而苍溪的“游百病”民俗则世代沿袭,经久不衰 。
文章插图
5、为什么说端午节游百病?且说在这一天中抓什么草都是药!因为端午节的习俗是挂艾叶和菖蒲,家家户户门口都有 , 走到哪都能看到.而这两种东西是很好的药材.所以一抓就是药 。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菖蒲作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 , 可开窍醒神 。同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寓意其可“斩千邪” 。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人们过端午节时,常在门前悬挂菖蒲 。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 。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
节日习俗:
端午节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龙船饭、睇龙船、点艾条、薰苍术、赠香扇、晒百日姜、晒药、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 。
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九狮拜象、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 。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 。
在这一天抓“艾”和“菖蒲”,“艾”是一种草本植物 , 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而且传说五月五日采摘的疗效最好 。“菖蒲”是一种水草 , 有开窍、行气、止痛、除风湿等作用 , 所以古人在端午节这天采这两种草为药,挂在门上或戴在身上,用以噬食鬼魅、去邪驱恶,镇妖邪,保平安 。
因为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艾叶和菖蒲,走到哪都能看到.而这两种东西是很好的药材.所以一抓就是药.就是形容一眼看到的就是艾和菖蒲了.
- 土榨油和压榨油的区别,福临门土榨和压榨哪个好
- 粳米和籼米的区别,籼米和梗米的区别
- 三有动物是哪三有,什么是三有保护动物
- 元宵节活动主题标语,元宵节标语
- 金仕康卓恩牌善青胶囊可以减肥吗,金仕康减肥胶囊怎么样
- 醋洗脸的危害,白醋洗脸好不好
- 旅游业的具体作用,旅游业有什么作用呢?
- 南方10月份适合种植什么蔬菜,广东10月份适合种什么菜
- 杨梅虫为什么怕盐水,洗杨梅用什么洗最干净 杨梅用盐水泡多久虫子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