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1、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 。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
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 , 南传东南亚 , 北传中国及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
佛教传入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在公元前2年汉哀帝时 。先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又传到内地 。1998年 , 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
扩展资料: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和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 生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和文化精神 。
中国佛教的特点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农禅并重”就是中国佛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中形成的不同于托钵化缘的印度佛教的鲜明特点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中国佛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形成了以融会般若性空论为特色的心性学说,彰显了印度佛教中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 。
【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2、佛菩萨崇拜 。
3、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佛教历史及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
从佛祖的诞生地论,是尼泊尔 。
从佛祖讲学传道的地区而论,包括尼泊尔、印度、中国 。(因为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地,中国与印度的交界地,都是佛祖传道地区)
佛 教起源于古印 度 迦 毗 罗 卫 国(今尼 泊 尔境内) 。
尼泊尔,尼泊尔至今还有佛祖出生地的名胜古迹 。
古印度,现在的尼泊尔,就是它的发源地

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章插图
2、佛教起源于哪里尼泊尔 。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南传东南亚,北传中国及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
尼泊尔 。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 , 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使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 。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南传东南亚,北传中国及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 , 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 , 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
佛教传入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在公元前2年汉哀帝时 。先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又传到内地 。1998年,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

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章插图
3、佛教起源于哪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 。
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巴利语经典系佛教” 。
约在公元3至6世纪,
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
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按照佛祖出生地而言 , 起源于尼泊尔 。
按照佛祖传道的地区而言,起源于尼泊尔、印度、中国 。因为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地区 , 中国与印度交界地区,也是释迦牟尼传道讲学的地区,所以中国也是佛文化起源地之一 。
佛 教 起 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 印 度 迦 毗 罗 卫 国,在今尼 泊 尔 境 内 。
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章插图
4、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国 。
佛陀二十九岁时,作为卡毗拉瓦王国的王储 , 他出城视察人民生活和对国家的看法 。当他走出城堡时,他发现他们正在与古印度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作斗争 。于是我开始思考,最终我顿悟了 , 成为一名佛教徒 , 成为一名弟子,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 , 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
扩展资料:
佛教的考古学起源:迦毗罗卫王国
1.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迦毗罗卫生活了29年 。大约公元前537年,他成为一名佛教僧人,并最终建立了佛教 。他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圣人 。此外 , 没有必要对古印度的“国家”太过严肃 , 佛经中记载有三个村落为州 。
2.在佛陀时代,迦毗罗卫王国实际上是乔萨罗王国的属地 。在乔萨罗国佩柳里王权之后,为了偿还旧时的冤屈,迦毗罗卫城采取了屠杀的方式,萨迦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迦毗罗卫城也被埋在土里 。
3.现代考古证实罗合理的宫殿遗址在尼泊尔王国中部和西部省份和可定,堵塞(Kapilvastu)县劳拉curt (Tilaurakot)村,地理坐标:北纬27.5739916度,东经83.0520061度已经在公元前1000年,出土600件陶器预期能有更多丰富的考古发现 。
佛教观点
1.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 , 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 。
2.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 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又说:“未曾有一法 , 不从因缘生 ,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 , 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
3.反对自杀
佛教认为人身难得 。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 , 获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值木” , 极为难得 。对修学佛法来说 , 人身无八无暇、有十圆满,是学习佛法最好的善缘条件 。
3.反对末日邪说
末日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 。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百度百科-迦毗罗卫国
佛教起源于尼泊尔 。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 。
其实,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位于现今尼泊尔境内,所以佛教起源于尼泊尔 。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1、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 , 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 。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
2、缘起论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
3、反对自杀
佛教认为人身难得 。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获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值木”,极为难得 。对修学佛法来说,人身无八无暇、有十圆满,是学习佛法最好的善缘条件 。
传印会长指出,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 。
4、反对末日邪说
末日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 , 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 。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一、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国;
1、迦毗罗卫国当时那个地区属于古代印度的领土范围 。但事实上,古代印度已经不存在了 。像其他的两大古国一样已经消失 。
2、在现在的尼泊尔 , 当时的古印度,有一个名叫迦毗罗卫的国家 。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的时候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了这个宗教 。
二、在佛陀二十九岁的时候,作为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出城去巡查民生情况与百姓对于国家的意见 。在他走出皇城的时候,发现们苦于古印度婆罗门教义中的种姓制度 。所以开始思考 , 最终顿悟成佛后创立的佛教并且广收门徒使佛教发展至今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扩展资料
考古佛教起源地:迦毗罗卫国
1、印度迦毗罗卫城,乔达摩?悉达多在此生活了29年,约在公元前537年,他出家修行,并最终创立了佛教,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圣先贤 , 因此以该城的名称,代之此支释迦人的定居地就不足为奇 。另外,对于古代印度的“国”也不必太过较真,佛典里有就3村为国的记载 。
2、在佛陀生活的时代,迦毗罗卫国实际上是侨萨罗国的属地 。在侨萨罗国的毗琉璃王执政之后,为报旧怨,对迦毗罗卫城采取了屠灭式剿杀,释迦族人从此流落四方,迦毗罗卫城也掩埋在泥土之下 。
3、现代考古确认 , 迦毗罗卫城的王宫遗址在尼泊尔国中西部省迦毗罗伐斯堵(Kapilvastu)县提劳拉柯特(Tilaurakot)村,地理坐标:北纬27.5739916度,东经83.0520061度在这里现在已经发掘出了公元前1000年-前600年陶器碎片人们期待这里能够有更为丰富的考古发现 。
4、公元前249年,阿育王曾经迦毗罗卫城瞻礼 , 并且树立石柱作纪念,可惜考古发掘至今还没有发现 。
5、公元404年,法显到达迦毗罗卫城,记录佛陀故国已经“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师子,不可妄行 。”法显还详细记述了城内外有关佛陀的各处圣迹 , 特别是关于蓝毗尼园在城东五十里(约21千米)的记述,与现今情况高度吻合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迦毗罗卫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的创立者是姓乔萨摩,名悉达多 , 生于公元前566至486年 。他的故乡在今日尼泊尔的兰毗尼城
相传,他是在印度、尼泊尔边境上迦毗罗卫城释迦族净饭王的王子 , 二十九岁出家修行,七年成佛(觉悟者),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隐修者、仁者) 。他在恒河中游摩揭陀等国传教四十多年 , 死后佛教已传遍印度,并流传到亚洲各国 。
扩展资料
印度迦毗罗卫城,乔达摩?悉达多在此生活了29年,约在公元前537年,他出家修行,并最终创立了佛教,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圣先贤,因此以该城的名称 , 代之此支释迦人的定居地就不足为奇 。另外,对于古代印度的“国”也不必太过较真,佛典里有就3村为国的记载 。
在佛陀生活的时代,迦毗罗卫国实际上是侨萨罗国的属地 。在侨萨罗国的毗琉璃王执政之后 , 为报旧怨 , 对迦毗罗卫城采取了屠灭式剿杀,释迦族人从此流落四方,迦毗罗卫城也掩埋在泥土之下 。
现代考古确认,迦毗罗卫城的王宫遗址在尼泊尔国中西部省迦毗罗伐斯堵(Kapilvastu)县提劳拉柯特(Tilaurakot)村,地理坐标:北纬27.5739916度 , 东经83.0520061度 。在这里现在已经发掘出了公元前1000年-前600年陶器碎片,目前日本考古队第二期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人们期待这里能够有更为丰富的考古发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迦毗罗卫国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 。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 , 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
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 , 南传东南亚,北传中国及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
佛教传入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在公元前2年汉哀帝时 。先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又传到内地 。1998年,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
扩展资料: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和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和文化精神 。
中国佛教的特点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农禅并重”就是中国佛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中形成的不同于托钵化缘的印度佛教的鲜明特点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中国佛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形成了以融会般若性空论为特色的心性学说 , 彰显了印度佛教中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 。
2、佛菩萨崇拜 。
3、人的解脱即心的解脱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佛教历史及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
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章插图
5、佛教最早起源于哪里?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乔达摩?悉多所创(参考佛诞) 。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
传入中国: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
佛教中的主要派别有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不仅在教义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实践方面 。对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把释迦牟尼当作教主 , 而大乘则把他当作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 。在修持方法和结果上,小乘追求个人的解脱,大乘则认为应以普度众生,成佛度世为最高目标 。
从哲学的宇宙观来看 ,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而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 。大乘佛教流行于中国、蒙古、朝鲜、日本、越南 。因其是从印度向北传播的佛教 , 又称北传佛教 。小乘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 。因其是由印度向南传播的佛教,亦称南传佛教 。在我国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成为喇嘛教的形式,属于中国佛教的一支,称藏传佛教 。
它于7世纪吐蕃占普松赞干布开始信奉佛教,至13世纪初,经宗喀巴改革而逐渐强大 。藏传佛教有其独具的许多教派,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习制度 。
扩展资料: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 。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
释迦牟尼的生平 , 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 。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 。
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 , 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 。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 。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
佛灭后 , 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原始经典后来又经各部派的重新编纂 。这一系列的过程,佛陀的原说一直被加工 。所以在全部藏经中 , 某些法义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现 。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体现佛陀教说的,
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汉译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  , 其内容结构多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 。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诉他:“世尊所说 , 诸法是因缘的生灭”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