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五 )


在一瞬间,李白的身影折射在他的千古名句中,那简短的几句成为了现如今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 。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那让人心灵为之颤抖的诗,更因为他那放荡不羁的灵魂 。
昭君出塞
纤手弄弦,琵琶幽怨 。倾听昭君那不朽的传奇 。
落花随水而逝,涟漪微起,眼中的泪水也随昭君手中的花瓣而逝 。但那波光如同昭君的内心一般起伏 。
马鸣风萧萧,大漠荒烟,长河落日,战争频起,多少人白发送黑发,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所以昭君决定和亲,不再让边塞狼烟四起,百姓亡死 。
几日后,她身着红装,怀中依旧抱着她视如生命的琵琶,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含泪走向大漠 。琵琶声声幽怨,让那雁儿也应她那凄美的琴声落下,后来便有了“落雁”之称,在那大漠,她依旧为两国友好帮交而努力着,维护了大汉与匈奴50多年的和平相处 。
“猛将谋臣待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也许“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只是外表的代名词,而昭君的故事告诉世人有种美源于内心深处 。
昭君的故事流传千古,昭君的精神彪炳中秋 。
古人不远,李白、昭君,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抒写了他们各自的魅力 。
抱着残缺的记忆伫立在风中,含泪向已逝的他们送去祝福 。其实,他们已在我们的心中,他们不再遥远 。
篇六:古人不远作文大全
古人远吗?从字面上看既然已经是作古的人,那就是远了 。但是从对古文,诗词的琢磨、品味中发现,其实古人并未离我们远去 。他们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活着”,肉身这个载体已经消逝了,他们是依靠流传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活着的 。
在这几千年间,王朝更迭,世事变迁,就像张养浩说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无论是奢华的宫殿,还是贵族名流,都逃不过历史沉重的车轮的碾压,最终也摆脱不了化作一把尘土的命运 。但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他们说过的话,写过的诗,发过的感慨,研究的成果,都被记录下来,让我们现在的人还能够有幸与他们做着心灵上的交流 。就像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在倾诉着内心的无助;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李商隐黯然神伤地坐在窗前;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就像站在我的面前,面对雄伟的庐山瀑布放声吟诗 。每一首诗中都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诗中的每一句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 。当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浓缩在这区区几十个字中,我的心也随着这些文字或豪放,或忧郁,或喜悦,或悲伤,随着它们穿越时间、空间的界限,找寻人内心最根本的纯真与质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