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是什么竟思为什么要分公元前后( 三 )


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 。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 , 即在1000以上 , 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 。如1840年,前两位数为18,18+1=19,所以这一年在公元19世纪内 。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 , 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 。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 。晚期(未期) , 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
从理论是讲,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 。但是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年代 。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纪初,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 。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8个年代 。在世界古代史教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几处用了“千年代”这个概念,如在讲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城市遗址时说“这些城市开始兴建于公元前三千代中期” 。
一千年是一个“千年代”,公元前三千年代是指公元前第三个一拮年,即公元前3000~3001年之间 。
在使用公元纪年时,应当指出的一点是:计算涉及跨公元前后的时间,与单纯的计算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有所不同,即必须在计算出的 时间总数上减去一年,如计算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之间有多少年 , 正确的计算是841+1949-1=2789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 。这里之所以要减出一年是因为公元纪年不设公元0年,不能按照数学上的正负数的概念来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间 。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 , 称为主前 。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 ,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7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 , 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公元532年,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世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个纪年法 。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故称公历 。由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稣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 。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