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真实写照”的用法是什么( 二 )


其实,这些现象早就存在,而非这个国庆黄金周突然冒出,只是换了个名堂表述,具体准确与否,能否获得业界认同,另当别论 。
换个说法 , 今年国庆节基本没有远行 , 有的只是近郊游、周边游,或干脆就是休闲 。如果不遵从国际上的技术定义,而从概念定义来看,显然属于大休闲、微度假的概念 。如果硬要说成旅游,那也见怪不怪了,自话自说呗,更何况“虚拟旅游、公园出行”都成了旅游了 。
国庆假期过后,“摆烂式旅游”这一词汇走入大众的视野 。“在酒店发呆”“宅民宿玩手机”“没做攻略 , 在18线小城闲游”成了大部分人的假期真实写照,以前嗤之以鼻的“换个地方躺着”“换个地方玩手机”的“摆烂式旅游”,在今年国庆假期真香了 。与以往的旅游方式截然不同:不凑热闹,不去热门城市和网红打卡地 , 大众更喜欢选择一个不知名的目的地度假,住酒店,吃外卖,既安静又清闲 。由此,一些冷门城市走入了大众视线 。避开拥挤的人群,“摆烂式旅游”开启了另一种休闲方式 。对于这种现象出现,有论者认为,这反映的是年轻人的旅游“口味”变了,甚至还有解读说,这是旅游“赛道”变了,预示着旅游行业的大变革 。实际上,一些游客去非热门的旅游小城市打卡,这样的现象早已存在 。
这一方面得益于小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比如现在很多小城市都开通了高铁甚至机场 , 且酒店条件丝毫不逊色热门的旅游城市,性价比更好 。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人会在社交平台分享旅行图文,一些性价比好的小众景点得以被关注和“种草”,然后才有机会吸引一些游客去线下打卡 。采访人员今年去湖州莫干山采访,在莫干山脚下的庾村,一个村里有多家咖啡馆,当地人透露,很多年轻人来莫干山“摆烂式旅游”,并没有选择上山打卡景点,而是在山下有腔调的民宿舒舒服服住两天 , 有空再去村里喝喝咖啡聊聊天 。
?
【“?是?的真实写照”的用法是什么】莫干山脚下的庾村,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梧桐树 。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供图其实,“摆烂式旅游”一定程度是年轻人对目前主流旅游产品用脚投的票 。很多热门旅游景点一到节假日人山人海,体验感差 , 消费性价比也很差 。而细细分析之下,“摆烂式旅游”的这些小众城市都具有不少共同点,比如旅游资源没有被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 依然保留着浓郁的本地风貌和特色,既能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赢得一众人的青睐 。这一现象也给旅游经营带来新的启示 , 吸引游客不能再依靠固有资源坐吃山空,或用千篇一律的大众景点去获取客流,而要凭借独特的当地文化、生活氛围、人文气息去留住游客 。进而言之,城市要发展旅游经济,就不能将景点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割裂开来,唯有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 才能引客更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