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文言文和古诗词( 八 )


时有落花至 , 远随流水香 。
闲门向山路 , 深柳读书堂 。
幽映每白日 , 清辉照衣裳 。唐诗三百首,春天写景
苏轼是一个敢于创造的人,也是一个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 。
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 , 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 , 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 。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 , 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 。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 , 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 。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 。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
初中:《记承天寺夜游》《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高中:《石钟山记》《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