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沙鸥一片"的前一句,全首诗最好,资料越详细越好( 二 )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 。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
《诫子书》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原文:
诫子书——诸葛亮 〔两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诫:警告,劝人警惕 。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
书:书信 。
夫(fú):助词 , 用于句首 , 表示发端 。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
修身:修养身心 。
养德:培养品德 。
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 。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
才:才干 。
广才:增长才干 。广:增长 。
成:达成,成就 。
*慢:放纵懈怠 。
*:放纵 。慢:懈怠 。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 。与:跟随 。
驰:疾行 , 指飞速逝去 。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日:时间 。
去:消逝 , 逝去 。
遂:最终 。
枯落:凋落 , 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
多不接世:意思是 ,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