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司马和大司马有什么区别司空和大司空呢


古代官职司马和大司马有什么区别司空和大司空呢

文章插图
它们设置的时间不同,在每个朝代的职能也不一样 。
司马: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 。殷商时代始置 , 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以后 , 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
大司马,古代官名,职责是掌邦政 。《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 , 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初为三公之一,后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魏晋为上公之一 , 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 。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 , 亦在三公之上 。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
司空,西周始置,司空掌水利、营建之事,春秋、战国时沿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管军政与军赋 , 为朝廷大臣,常统率六师或八师出征 。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设有“三有司”,春秋战国时诸侯也设置 。
大司空 。相传少昊时所置, 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 。到了汉成帝在位时 , 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 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 , 此时的大司空主要行使的监督的职责,也即和西周时期的司空存在明显的区别 。汉光武刘秀建立东汉后,改大司空为司空 。汉献帝刘协在位时,撤销司空,改为御史大夫 。三国时期的魏国,又设立了司空这一官职 。此外 , 在明清时期,大司空还成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 对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
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 , 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 , 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
个人功绩
个人功绩: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使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 。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 。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其子司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