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种类( 六 )


林跳鼠科Zapodidae
林跳鼠科Zapodidae是分布于北方大陆的一个小科,其中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各有2属 。林跳鼠科成员的后肢虽然长于前肢,但是远不及跳鼠科的后肢长,有些种类后肢仅略比前肢长 , 耳朵比跳鼠短而圆,外形略似典型的鼠类 , 尾巴长但尾端无跳鼠那样的尾穗 。林跳鼠科成员生活于森林、沼泽和开阔地带,食果实、种子和昆虫,其食物构成因种类而异 。四川林跳鼠Eozapus setchuanus不仅是我国特有的种,也是我国特有的属 , 分布于我国西部自甘肃到云南之间,数量非常稀少 。
落基林跳鼠Zapus princeps
跳鼠科Dipodidae
跳鼠科Dipodidae是适应荒漠生活的啮齿类,因后肢长而用双足跳跃方式行动而得名 。与其它类似的跳跃行动的啮齿类相比 , 跳鼠的后肢和尾更长,后肢长甚至超过前肢的4倍,尾端毛长形成尾穗,有些种类还有较大的耳 , 通常眼睛也较大 。跳鼠科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和西部的干旱地区,也见于非洲北部 。我国有数种跳鼠,其中长耳跳鼠Euchoreutes naso基本上是我国特产,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国外仅见于蒙古的外阿尔泰 。长耳跳鼠形态比较特殊,可独自构成一亚科 。与其它跳鼠相比,长耳跳鼠吻尖、眼小而耳朵极长,几乎有头体长的一半,是耳朵比例最大的动物 。
小跃鼠(非洲跳鼠)Jaculus jaculus
睡鼠总科Gliroidea
睡鼠总科Gliroidea因夜行性,分布于温带的种类有冬眠习性且冬眠时间很长而得名,但是睡鼠总科的成员也有一些分布于非洲,在那里并不需要冬眠 。睡鼠总科的分类有不同的意见,传统上分为睡鼠科Gliridae、刺睡鼠科Platacathomyidae和荒漠睡鼠科Seleviniidae,也有人将后两科的均置于睡鼠科中,现在则一般将分布于南亚和我国华南的刺睡鼠科置于鼠科中 。
睡鼠科Gliridae
睡鼠科Gliridae分成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睡鼠亚科Glirinae和分布于非洲的笔尾睡鼠亚科Graphiurinae 。睡鼠科成员有蓬松多毛的尾巴 , 外形酷似肥胖的松鼠,体型多比较小,树栖性,食植物,偶尔吃动物性食物 。温带地区的睡鼠夏天在树上筑巢,冬天主要在贴近地面的树洞中冬眠,也利用穴兔遗弃的洞穴,冬眠前将身体吃得很胖 。睡鼠科基本上是夜行性动物,但是生活在比较阴暗的热带雨林中的笔尾睡鼠白天也出来活动 。
大笔尾睡鼠Graphiurus ocularis
荒漠睡鼠科Seleviniidae
荒漠睡鼠科Seleviniidae仅荒漠睡鼠Selvinia betpakdalensis(右图)一种 , 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荒漠地区 。荒漠睡鼠的外形和习性均和睡鼠不同,尾部的毛短 , 用后肢跳跃,主要食昆虫,也食植物,在沙漠上挖洞居住 , 并在洞中储存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