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传统节日风俗是什么( 二 )


福州民间对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马祖,俗呼马祖)和对陆上女神陈靖姑(即临水太后陈夫人,俗呼临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说明道教对福州民俗影响之深 , 尤其是数百年来在民间被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的临水奶,几乎深入到民间的家家户户 。
信仰民风中的观音诞、地藏王诞等等则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渗透 。佛、道两教在福州民俗中间付受到信徒们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两神位 。相对而言 , 伊斯兰教对福州的习俗影响较小 。
近代以来 , 在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则生动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汲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 , 我们一方面继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遗产 , 一方面 又为下一代人创造新的民俗文化 。加上当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 各种文化空前活跃,新旧民俗交替也不断产生 。我们福州也不例外 。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 。因鸭蛋与 “压乱” 谐音,故福州人 称它为 “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 , 都要吃太平面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面对宴席中的 庞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 爱莫能吞。为此,厨师们绞尽脑汁,最终以鹌鹑蛋、鸽蛋代之,这样既细雅,又有原意,逐渐成为一种新俗 。况且鹌鹑与安全谐音,颇有意义 , 很快被群众接受 。
泊来节入侵传统节 。近年来 , 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 等进口节 大有成为都市新潮之势 。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 , 但城区的“ 拗九节” 却渐渐被“ 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 , 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 。在酒楼里也 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此外 , 情人节、圣诞节也在入侵之中 。最近福州大饭店拟在今年“七月七夕” 搞中国传统情人节活动 , 不知是否能逮住情人们的心 。
“长一位” 要转正。在传统的宴会上,最长辈者要坐“长一位” 。以旧民居厅中(前厅)摆八仙(桌)宴为例,靠左边的为一桌,一桌左边靠里的为一桌一位,即“长一位”,只有年最长、辈份最大者才有资格坐 。但现在“ 长一位” 转正了 。不论什么样的居所,也不论八仙桌还是圆桌,凡居中一桌面对门口的当中一位为最大位。坐最大位者 , 一为主人,二为职务最高者,三为贵宾中的 “头人” ;按年龄、辈份坐 “最大位” 的,只有家宴和乡俗活动才有 。从左边一桌一位转到当中的“ 中” 一位  , 让年轻人容易理解,当然就要一转到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