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怎么来的


春节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春节源于“腊祭(天腊)说”、源于“天皇氏定岁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 , 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一个叫万年的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年”兽的传说等等 。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 。《盘古王表》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年开端之始,谓之岁首(农历新年、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
【春节是怎么来的】扩展资料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 。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 , 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 , 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 。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 , 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 , 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 , 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 俗称阴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