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恩格尔系数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什么叫做恩格尔系数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什么叫做恩格尔系数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我国也较早的就被应用在统计工作中计算恩格尔系数一般是采用各地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如根据1998年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69708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为28657元,则恩格尔系数为411%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 , 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x0d\\x0d\恩格尔定律的公式:\x0d\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x0d\ 或\x0d\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x0d\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