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与布局的名词解释( 六 )


一、什么是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 , 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
二、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
首先 , 要围绕中心和所选择的材料 , 拟出全文的框架 。框架合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才会清晰,材料的使用也才能各得其所,即所谓“言之有序” 。
其次,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 。列提纲是在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全貌 , 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如何承接与过渡等 , 要尽可能考虑清楚 。
三、 中考中关于“结构”的要求:基础等级的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
1、“结构完整”:作文有开头、结尾、主体三大部分,没有残缺不全的毛病 。
2、“条理清晰”:文章的布局周密、前后连贯、层次分明,没有颠三倒四的毛病 。
3、“详略得当”: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很恰当,没有主次不分的毛病 。
四、在布局谋篇方面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1、撇开中心,横生枝节 。常常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写作时,中途岔出别的话题;
2、恣意妄为,逻辑混乱 。事先没有通盘考虑 , 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哪,思路缺乏条理性;
3、层次不清,分段失当 , 三段式屡次出现,结构严谨欠缺;
4、缺乏过渡,忽视照应 。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伏笔;
5、剪裁不当,头重脚轻 。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 。
五、讨论谋篇布局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
(1)要结构匀称稳当,注意过渡、呼应 。
(2)要紧扣主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以人们根据“于勒”有没有钱 , 给予“于勒”不同的评价 , “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展开,结构紧凑,对比鲜明,将主人公“认钱不认情”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
(3)要重视开头和结尾 。文章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也可以曲径通幽,引人入胜 。如朱自清《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的写法也很多 , 共通之处在于“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叶圣陶语),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
六、技法点拨
(一)首尾呼应
所谓首尾呼应,即有意识地在文章开头和结尾设置相似的语句或内容,使之达到互相照应的目的 。结尾的语句要注意在句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做出变化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