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文章插图
相同点:两首古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主题 。
不同点:《雪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题西林壁》没有 。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
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 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
《雪梅二首》是南宋诗人卢梅坡(有争议)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 。
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翻译:
其一: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 , 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
其二: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 。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 , 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 。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
扩展资料:

梅、雪与诗共同使得春意昂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句容易让人误解成“作完了诗 , 天正好下起了大雪”,实际的情况是触景生情,天下起了大雪 , 才写成了诗 。诗的题目是《雪梅》,不能说雪还没下,就将咏雪的诗写好了 。“诗成”之所以放在“天又雪”的前面 , 是因为受到诗歌格律的限制 。
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 , 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 。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 。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
(二十五)定心丸
上一章说到娟子独自从余大壮老家回来华林了,雪梅给她打电话,问了一系列关于余大壮的事,她还说自己大学毕业了,周二就回华林市!娟子回到家,跟母亲说因为余大壮老爹去世了 , 因为自己怀孕了不便参加,便一个人回来了!某天晚上做了关于余大壮的噩梦,把自己吓得半死!后来几天,娟子都疑神疑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