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结婚的风俗

1、中国结婚的风俗辽宁汉族结婚习俗
一.“喜车”出发
新郎由长辈、童男、童女等相关接亲人员乘车出发 , 一般来说 , 去时人员是单数,回来则是双数 。
二.“喜车”到达新娘家
(1)敲头道门;
(2)进门后,向女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3)敲二道门,此时新娘的同学和朋友可“堵门”逗趣;
(4)进二道门后,向新娘献手捧花(也可摆出单膝跪地造型);
(5)互相佩带胸花(一般双方都将胸花佩带至对方左侧胸前);
(6)新郎、新娘吃“喜面”,(一碗面条、两双筷子、两个荷包蛋);
(7)新郎、新娘与女方父母及亲属合影留念;
(8)抱起新娘上“喜车”,在“喜车”上,新郎给新娘穿“踩堂”鞋 。
三.“喜车”返回新房
(1)“喜车”在前,新娘的父母、亲属、宾客按顺序坐随后车,沿另一条行车路线开往新房;
(2)新郎、新娘下“喜车”后 , 燃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3)新郎母亲将新娘手中的鲜花或“喜盆”接过(俗称聚宝盆);
(4)新娘向男方父、母鞠躬、改口、佩带胸花;
(5)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男方父母合影;
(6)新郎、新娘在“喜车”前与双方父母合影 。
四.参观新房
(1)进入新房后,新郎、新娘喝红糖水;
(2)新娘坐在“喜床”上,俗称“坐福”
(3)新郎、新娘在“喜床“上合影
(4)邀请双方亲属、朋友参观新房,并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 。
五.“喜车”抵达酒店
(1)新郎亲朋在酒店门前迎候 , 再次放礼宾花、踩响球等;
(2)新郎、新娘在宴厅门前迎宾;
(3)主持人选择吉时主持典礼 。
六.拜席及四彩礼
(1)新郎、新娘,在“拜”席时按照先娘家席,后婆家席,先亲属,再领导、再同志、再邻居,后同学、朋友之顺序进行敬烟或献花;
(2)敬娘家烟时,由新娘持烟,新郎点火 , 新娘要加以介绍 。给婆家花敬烟时 , 新人角色互换;
(3)新郎父母或兄长在新郎、新娘“拜”席一段时间后 , 向客人敬酒 , 顺序同上;
(4)宴席中,有客人离开时 , 新郎、新娘相送至酒店门口;
(5)男方父母适时给女方来宾中的小孩赏钱;
(6)如果酒店给老丈人桌加菜时 , 新娘父亲要给厨师赏钱;
(7)新娘父母要离开时 , 新郎父母应为其送上四彩礼: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两根肋骨);鱼品一份;粉条一把;大葱数棵 , 用红丝线系活结 。
七.团圆饭
新郎父母和家人接受新娘、新郎的敬酒,并对他的婚姻表示祝福 。
满族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 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 , 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 , 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 , 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 , 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 , 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 , 选一良辰吉日 , 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 , 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 。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 。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
5.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 。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 , 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样 。
6.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 。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
7. 撑红?。河椎牡碧欤尚履锏慕忝没虬槟锊蠓鲋心锛颐?,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
您好 。
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 。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我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 , 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 。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
在古代,男方下帖,下帖的基本步骤是:男家经媒人之手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后,放在家中一个具有占卜意味的场所,比如压在香炉下或放在神像前等等,放三日,如果在这三天中家中的人都平安,就代表这姻缘取得了神的同意,占卜成功 。如果这三日中发生意外,即便是打碎了一只碗 , 就要把生辰八字退给女方,这婚姻不成 。有的地方是拿到女方八字后,请卜卦者排比,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则议婚告成 。现代人多用第二种,特别是父母为子女相亲时 。八字这一关过了,男方才下帖 。帖子用红纸把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并排写好,送往女家 。女家接下帖子,就表示答应这门婚事 。取八字、下帖子目的在于“询察天意” , 这一婚俗行为表示“婚姻天定”的观念 。
在迎娶阶段,女方准备的嫁妆多是成双成套的被褥、衣服、橱柜等 。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婚礼举行前的清晨,在各自的家中都要“上头”,即挑选有福气的老者为之梳头,同时说一些吉利的话 。
新娘还要开脸即整眉光面 。在惠安一带,新郎上头时,给他梳头的老者要拉着一个下男孩的手,用梳子、虱篦分别在新郎头上梳三下,口中念道:“三下木梳三下虱篦,生子孙一大阵” 。
新房里的便桶在婚礼那天要让一男童溺尿 。在新床上撒红枣,花生 , 桂圆 , 莲子等吉祥果品,代表“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
当新郎领着花轿来到男方家门时,一些地方的习俗要婆婆拉着媳妇走过场院中麻袋铺着的路,身后的麻袋要人不断传到前面待踩,这叫传种(宗)接代 。(待) 。有的为了避邪气,要跨火盆 。
当夫妻拜堂时,主持人口中高声念诵祝词,有的地方要穿插吃子孙饽饽、喝和合汤等 。
希望能够帮到您 , 谢谢 , 望采纳 。
先订婚 , 后结婚,准备彩礼 。
童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穷 。太贫穷了 。这是老天的恩赐,顺其自然的吧早吸吮、勤喂奶:宝宝吸吮刺激越早 , 妈妈乳汁分泌就越多 。即使母乳还没有分泌 , 宝宝吸吮乳头几次后也会开始分泌乳汁 。此外妈妈要注意奶涨了就喂,宝宝饿了就喂,如果乳汁一次吃不完,要挤出来贮存,让乳房排空 , 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乳汁 。否则乳房老是涨着,奶就憋回去了 。增加营养量,多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丰富的食物 ,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同时汤类食物也必不可少 。产后常喝的催乳汤有以下两种:1、气血虚弱、乳汁不足的妈妈,适宜选择食用猪蹄、鲫鱼、鱼头、花生、羊蹄、黄豆、豆腐、赤豆等食物 。2、乳房胀满、乳腺不通而缺少母乳的妈妈,可选丝瓜、苋菜、芹菜、莴笋、番木瓜等食用,有疏肝行气、通络下乳的作用 。
各地的风俗基本上都不约 。

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结婚的风俗

文章插图
2、中国传统婚礼的风俗中国传统婚礼的风俗如下:
1、古代三书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 。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 。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 , 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
2、古代六礼
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 。《仪礼》中称之为“奠雁” 。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 。以此反映夫妇坚贞不移 , 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
问名: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 准备合婚的仪式 。
纳吉: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 。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 。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
纳征: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 , 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 , 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 。
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 。即近代意义上的择日《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 , 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男家通过卜问神灵 , 确定了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之女家,征求女家的意见 。
亲迎: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 。这项仪礼往往被看作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
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结婚的风俗

文章插图
3、中国古代关于结婚的习俗有很多,哪些习俗文化流传至今呢?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结婚的习俗非常多 , 很多习俗流传至今在许多结婚流程和仪式上都可以看到 。
一、婚前看亲、说媒、过礼
传统婚姻都是媒妁之言,挑一个好子日媒人带着男方到女方家看亲,给男女双方一个见面的机会,然后就会合八字,下聘礼 。现代社会大部分地区将这几个流程合并到了一起也就是“订婚”,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认识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都会先订婚,找一个比较和蔼、通情达理的人做媒人,写婚书然后将聘礼、彩礼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交给女生,然后邀请双方亲朋好友庆祝,这是现在年轻人结婚前必须完成的习俗和流程 。
二、婚前安床、上头
在古代婚前男女双方都会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将新床的被褥铺好、婚房装扮好、在床上撒上各种莲子、花生、红枣 , 然后由家中的喜婆给新人梳头并且说一些吉利话,现在基本上都会挑选结婚前一天比较吉利的时间,双方在各自家坐在红被子或者红色的毛毯上,然后由婚姻公司的人邀请家里的成员说一些对新人祝福的话语,一些家庭也会将这个过程用录像设备记录下来,然后会让新人撒一些有吉祥意义的干果,然后举“高灯”、换“新衣”这些都是祝福新人新生活开始的风俗习惯 。
三、闹洞房
这是从古至今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 在古代亲朋好友为了不让新人害羞、增加热闹的气氛通常会在喜宴之后闹洞房,随着时代的发展闹洞房这种风俗也逐渐演变的更加文明,已经被接亲的时候各种小游戏所代替 , 这种变化其实杜绝了很多不文明的婚闹行为 , 也为婚礼当天增加了很多乐趣 。
比如说在结婚之前说媒,然后也会挑一个好日子,带着媒人去女方家里下聘礼,在结婚之前床上会放很多的莲子,红枣 , 花生等等 。然后还有闹洞房的习俗 , 现在在结婚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小游戏 。
会通过说明的方式 , 婚前会看亲 , 过礼 , 也会在婚前安床,结婚时会闹洞房,等习俗文化流传至今 。
会有婚前看亲的情况 , 会有说媒的情况 , 会有过礼的情况,会有媒人的情况,婚前安床 。
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结婚的风俗

文章插图
4、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1、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 , 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 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 , 后来演化为婚礼 。中国人喜爱红 , 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
2、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 。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
更多关于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b7bd2161610074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结婚的风俗

文章插图
5、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婚礼的传统习俗有:聘礼、订婚、敬茶、改口、过火盆、安床、闹洞房、嫁妆、上头、撑红伞、哭嫁、盖头、迎亲、拜堂、出门、过门、三朝回门、催妆、铺房、酒筵、合酒等 。
中国传统婚礼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 。
中国人喜爱红 , 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
【中国婚礼的传统有哪些,中国结婚的风俗】中国传统结婚典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 。如张贴大红喜字 , 给新娘遮上红盖头 , 穿上大红袄 , 新郎胸前佩戴大红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