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与咏词诗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上有何不同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与咏词诗北固山下表达的情感上有何不同

文章插图
1、主旨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 。
一、原诗: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二、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弦殉跞氪?。
身在旅途 , 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 , 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
三、诗歌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
作者王湾 , 生卒年不详 , 只知道他是洛阳人 , 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
开头两句点题 。“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 。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客路”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 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 ,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 , 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潮平”一语 , 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 , 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此联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 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
尾联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 , 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