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什么东西,“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1、“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什么叫如意?它的由来和用途是什么呢?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如意是什么东西,“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文章插图
2、古代的”如意”是做什么用的??如意,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 。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
如意又名握君、执友,它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 。笏或称手版,民间又称朝板 , 大臣朝见君主时,持笏于双手,可记事其上,以备遗忘;搔杖,又叫做“不求人” , 以搔杖搔痒,可如人意,如意由此得名 。
宋代以来,如意的作用起了变化,已由实用器向陈设器过渡,并和吉祥图案联系起来 。到了明清两代,社会上盛行说吉利话的习俗,如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制作如意的材料有金银、瓷器、各色玉石器和竹木器等 。
如意的穗带上常常系着一个玉件头,有时琢两个柿子 , 有时琢一只羊 。汉字有许多同音字,将自然界的生物和日常语言中的同音吉祥字互相结合,就成了一种有趣的语言艺术 。
如“柿”和“事”同音 , 两个柿,便是“事事”,附在如意上 , 就合成“事事如意”;“羊”通“祥”,如意上的羊,就是表示吉祥如意 。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 。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并用金玉珠宝制作 , 不仅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 , 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 。
至清代 , 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 。
现今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可欣赏到清代皇家的如意 。在民间,大型如意为厅堂的一种陈设,小型如意成馈赠之物,以示吉祥的祝愿 。常见材质有金、银、玉、角、牙、翡翠、珊瑚、铜、竹、木等 。
中国传统吉祥物中有不少与年节相关 , 如意即为家喻户晓的吉祥物 。
来源:百度百科-如意
什么叫如意?它的由来和用途是什么呢?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 , 搔之可如意 。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 。《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 。……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 。’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 。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 。’因举手示罗如意 。”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 。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 , 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 。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 , 如意成为贵重礼品 , 富有之家相互馈赠 , 祝愿称心如意 。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有很多描写外貌的句子 。例如 , 关于贾宝玉的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 , 色如春晓之花 , 鬓若刀裁 , 眉如墨画 ,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
这段有很多人的外貌描写 。有探春、迎春、惜春、王熙凤、黛玉等等 。
如意在原来是用来挠痒用的,后来人们发现用它挠完后十分舒服,十分如意.后来人们把玉雕琢成现在的样子,并把它视为吉祥如意.
如意玉制居多,也有木质或珐琅嵌玉的,取义吉祥如意,帝王常将其置于宝座龙椅之上,以图吉祥,无实际用途 。
如意是什么东西,“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文章插图
3、故宫展出160件如意,如意都有什么含义?如意(又名搔杖),是旧时中国民间一种用于搔痒的工具,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 。它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 。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最早是兵器,后世为追求攻击力,把如意改成骨朵,其本身自带辟邪的效果 。和尚讲经时 , 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 , 以备遗忘 。 
据故宫博物院资料 , 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 , 搔之可如意 , 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 。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
“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部分用作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 。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 , 柄为直柄 。
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物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在清朝时,已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 。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 。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 , 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 。“如意”,是玉雕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 , 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 。
如意都有什么含义?
1.器物名 。梵语“阿那律”的意译 。古之爪杖 。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 , 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 。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或作指划和防身用 。又,和尚宣讲佛经时 , 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 崇 视讫 , 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南史·韦贝罚?ldquo;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 。”按 , 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 , 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 。直到现在人们所用搔痒之具,叫“痒痒挠”、“不求人” , 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 。参阅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 。
2.传说宝物 。如意者,昔有贫士多玄善,阴德旁及鸟兽,而菽水不赡,忽遇一道士遗以一物,谓之“如意”,曰:“汝阴功感神,故以相与 , 勿轻用也 。凡心有所欲,一举之,顷随即如意,虽冬雷夏雪、起死延年皆可得之 。今商之世,有十四年大旱,天运自然,孰敢有违?汝欲救之,当解其半耳 。”商世果大旱,至七年,汤乃斋戒剪发,断爪素车 , 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天忽大雨,及数千里 。其人方私隐元元,为之一举耳 。后人仿其制,号“如意”云 。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如意算盘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人”的挠背工具密切相关 。最早的时候,把手的形状像手指,表示手够不到,但是可以抓伤 。所以叫如意,俗称“不求人” 。清朝的《异物志》里说:“如果你喜欢,古代的爪和棍也是” 。中国古代有“挠杖”(今称挠),也有“水棍”(亦称“潮水棍”、“手板”)为世人所记,如意两者皆用 。后来,它的形式被分裂了,一个保持了它的实用功能,在民间传播开来;另一种强调吉祥寓意,演变为纯粹的展示和难得的发挥,有一尊手气好的菩萨雕像 。
如意的含义就是会给人带来吉祥,会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好运,主要是个吉祥物 , 在古代这个东西一般是用玉做的,而且是富贵人家才能有的,所以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
主要的含义就是象征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很多有身份的人都会把他当作自己的饰品放在身边,这也是一个吉祥物的意思 。
如意的含义是吉祥如意 , 让人们的一生都可以心想事成,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
如意是什么东西,“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文章插图
4、如意有什么寓意“如意”,顾名思义,如意如意 , 万事如意,它是缅甸玉雕件中比较神秘和特殊的制品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之物 。据古史记载,如意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 。发展到清朝,更是成为宫廷所专属拥有的珍宝 。传说慈禧太后就最爱如意 。
如意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然后衔接一长柄而成 。大家可以想像 , 如意其实就是由权杖演变而成,象征着权力及统治地位 。因此,在清朝古代皇帝登基之时,主管礼仪的大臣 , 必定要敬献一柄如意,以祝国泰民安,新政顺利 。
而皇帝在会晤外国使节之时 , 也喜欢馈赠如意,以示尊敬,两国友好 。同时,还可用它来搔到手顾及不到的身体的痒处,非常的好用,如人之意 。如意的用途很广泛 。它即可以作为防身的器物,也可以用于战争中的指挥之物,民间和宫廷都将如意奉为吉祥之物 。
百姓之间 , 在逢年过节喜事之时,也喜欢将如意作为礼品奉上,以表示良好的祝愿 。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如意,它是集王宫尊贵礼仪、民间礼尚往来、家居陈设把玩为一体的珍稀实用之物 。
如意的造型很简单但却很有美感,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再衔接一长柄 。其用途也很广泛,它可作为防身器物 , 在战场上,我们也可见将军手上的指挥之物很多是如意造型,寓意万事顺利 , 平安如意 。
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佛僧讲经时,常用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 。小小的一个“如意”,却集结着各种用途,从贵族到百姓日常佩戴 , 从宫廷礼仪到赏玩陈设,它都在其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 。
时光荏苒,很多历史上盛行的玉器饰品,如玉簪、玉钗、龙钩、顶戴、板指、玉带、扁方、香囊等等 , 在如今珠宝消费市场上已基本绝迹,只有在文物店、古玩店或古玩市场中还或许能见到这些饰物 。
所幸的是现在的珠宝雕刻家们很有心意,将这种承载数千年美好寓意的如意造型融进各种雕件之中,现在很多翡翠吊坠、把件都可看到玉如意的身影,带给人们无尽的美好祝愿,适合各式人群日常佩戴把玩,也成为人们送礼、保平安的最佳选择 。
来源:百度百科-如意
来源:人民网-如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象征长寿寓意吉祥
如意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吉祥物,从名字就可看出 , 预示着佩戴之人万事如意,是人们内心最真切的愿望 。
一、权利事业
如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主要是由于佩戴如意,不仅象征权利,还预示着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如愿以偿 。如意头呈灵芝或云形,寓意万事如意,好事连连!
二、学业有成
如意线条简单流畅明了,饱满清新,学生佩戴,寓意学有所成、学业顺畅如意!
三、婚姻爱情
一般来说 , 雕刻大师在设计雕刻如意的时候 , 都是首尾相连的 , 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像是婚姻里的两个人至始至终都相伴在一起 。相爱的两个人佩戴如意,寓意婚姻爱情甜甜蜜蜜、忠贞不渝,婚姻爱情自然也就事事如意 。
四、生活开心
如意即是“如意”,就是说拥有它的主人事事如意,把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每天的生活开开心心 , 称心如意 。
五、健康长寿
如意在设计的时候,融入了很多吉祥元素,比如灵芝、祥云等等 。这样的话,就自然的给如意附上了吉祥驱邪的寓意 , 主人身体自然健康!
如意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吉祥物,寓意着万事如意和权力,是人们内心最真切的愿望 。如意不仅象征权利,还预示着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如愿以偿 。如意头呈灵芝或云形,寓意万事如意 , 好事连连 。
如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最基本的祈望,无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事事如意,万事顺遂 。如意雕件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人们也把自己最基本的祈望寄托到了如意雕件上,在人们看来佩戴一件如意雕件可以护佑佩戴者事事如意,吉祥如意,给佩戴者带来好运 。
如意,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 。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 , 又称搔杖 。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 。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
符合心意万事如意称心如意
2. 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我这里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只差一个如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如意是什么东西,“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如意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吉祥物,预示着佩戴之人万事如意 , 是人们内心最真切的愿望 。佩戴如意,不仅象征权利 , 还预示着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如愿以偿 。
如意头呈灵芝或云形,寓意万事如意,好事连连 。
如意是什么东西,“如意”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文章插图
5、“如意”是用来干什么的如意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 , 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 。它与民间的一种“不求人”挠痒痒用的东西,在器型上相结合 , 实用性上除用它搔痒,还用它显示权杖的作用 。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 。“君子比德如玉” , 玉如意的出现,将玉的坚润不渝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从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玉如意有随身佩带之大小 。清雅悠闲之时,文人雅士吟诗咏赋,和着“如意舞”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物 。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艺术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 。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而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多种形状 。头尾两相呼应,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造型美观华丽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 。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在皇帝选妃时,若将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着她将成为皇后;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
什么叫如意?它的由来和用途是什么呢?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 , 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 。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 。《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 , “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 , 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 。……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 。’殿上花石莹滑 , 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 。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 , 此影耳 。’因举手示罗如意 。”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 。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 , 明代亦有但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 。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 , 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
“如意”为清宫珍宝之一 。此在东汉时就已有之 。它是云纹、灵芝样式做如意头 , 衔接一长柄而成,据有关文献记载,“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骚仗演变而来 。因时人用它搔人手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 。
“如意”的主要用途?
我国古代的“如意”用作广泛 。它曾是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一代麾作指挥,及佛僧讲经是备忘的工具 , 但更多的是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 。延至清代,“如意”已在宫廷广泛应用 。如皇帝登极大典上 , 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新政顺利 。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节时,也要馈赠“如意” , 表示缔结两国友好 。平时在帝后、妃嫔的寝室中均有“如意”,以颐神养性 , 尤其是帝后大婚乃至宫中万寿、千秋元旦时节,都需臣下进贡数量可观的“如意”,以寓意帝后福量高照,平安大吉 。可见 , 这小小的“如意”已是集清宫礼仪,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奇用物 。
如意 , 是古时候象征吉祥的饰物,形状多样,木质,多呈黑褐色,多用橡木做成,佩戴用 。其象征意如其名 。
如意是和尚挠痒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