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区分平仄


怎样快速区分平仄

文章插图
区分平仄: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音;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音 。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中古汉语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上声 , 去声,入声统称为仄声 。
古“平声”的字,声音高而平且长,从头至尾保持一致,不升不降;“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或升或降,或拐弯,或短促(如入声字) 。平仄声的字在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中交替使用 , 可使句子产生抑扬顿挫的 音乐效果,吟诵时在声音上给人以美感 。
扩展资料:



1、普通话入声消失 , 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
2、四种声调:
(1)平声 , 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
(2)上声 , 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 。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平仄
如何区分平仄?简单的说,一、二声字是平声,三、四声字是仄声 。入声字是仄声 。古诗所讲的“平仄”其实就是声调 。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宋末)汉字字音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简称“四声” 。古诗所讲的“平仄”就是针对这古“四声”而归类的,即 , 将四类声调归并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平声本身为一大类,仍称“平声”,或简称“平”;上声、去声、入声又合归为一大类,统称“仄声”,或简称“仄” 。这两大类简称为“平仄” 。
古“平声”的字,声音高而平且长,从头至尾保持一致,不升不降;“仄声”的字读音不平,或升或降 , 或拐弯,或短促(如入声字) 。平仄声的字在诗词中按一定的规律中交替使用 , 可使句子产生抑扬顿挫的 音乐效果,吟诵时在声音上给人以美感 。
但是,语音发展到现代普通话,“四声”已经有所变化,古“平声”分化成为现在的阴平、阳平(第一、第二声),古“上声、去声”仍然是现在的上声、去声(第三、第四声) , 而古“入声”字则完全瓦解,分散混入了现在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字中 。由于古“入声”属于仄声,所以现在读古诗词,不能把普通话读为阴平、阳平(第一、第二声)的字一概当作平声,因为它们中间混杂有古入声字 。
现在辨别古诗字音的“平仄”声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用我们现在的语音去辨别每个字的读音属于古代的平声还是仄声 。大家总是简单地以为第一第二声是“平”,第三第四声是“仄” , 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正确的辨认方法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