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二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 又称青龙节 , 是中国传统节日,相传是轩辕皇帝出生的日子 。
二月二,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 。吃面条称“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吃煎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已示吉庆 。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 。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 。
二月二,也是一个祈盼学业有成的日子 。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 。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踏青节 。白居易曾经在诗里写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是一个适合踏青的好时节 。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一般在惊蛰之后,万物复苏,百虫活动 , 人们期盼龙驱除消灭害虫 , 保持余量充足 。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这一天剪头,意味着剪出新气象,剔除旧东西,带来好运 。
二月二,在龙头节当天举行庆祝仪式 。风俗上到了龙头节就会举行庆祝仪式,有舞龙表演,祈求风调雨顺 。
二月二,在龙头节撒草木灰 。风俗上在龙头节当天会取一些草木灰撒在门前、墙角、井边等地方,这种做法由来已久 。
二月二,在龙头节吃猪头肉 。风俗里面都有和吃食相关的内容,在龙头节这天一般要吃猪头肉 。
二月二,龙头节去土地庙烧香 。风俗上在龙头节这天去土地庙烧香、放鞭炮,寓意吉祥 。
二月二 , 吃抄豆 。“二月二吃豆豆 , 人不害病地丰收” 。
二月二 , 家家接女儿 。在这一天,妈妈一大早起床就会忙着摘菜,调馅,包饺子,好招待回娘家的女儿 。
二月二的来历
1、关于二月二龙抬头来历
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 。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 。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 。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
2、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 。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 。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