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五 )


1、理发
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 。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 。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会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
2、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 , 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
3、吃龙食
二月二在饮食上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 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 , 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 。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 ,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 。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
二月二 , 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 , 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 , 放鞭炮 。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其由来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 。
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 , 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 出现在文献上将龙抬头与节俗联系在一起是在元代后 。
不管是什么习俗,人们都把它当作是好的!
“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鳞饼 “剃龙头”盼好运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又称作“春龙节”,有不少习俗保留至今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表示 , 春龙节一般在“惊蛰”前后,按传统说法,“惊蛰”指“龙动”,换句话说就是一声春雷把蛰伏中龙惊醒了,意味着美好的春天来临 。这一天的习俗基本都跟“龙”沾边,通常要吃龙鳞饼、龙鳞面求吉利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传说春龙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到周武王时 , 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