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八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2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
俗话说:“二月二 , 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 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
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 , 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 。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 , 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 , 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
“龙抬头”如何开运祈福?
宜“剃龙头” 。
我们在“龙抬头”这日,经常见到此番景象:大街小巷中许多人均在排队理发 。为何如此?因为百姓认为在此日理发即“剃龙头”能够带来好运:成年人理发,寓意辞旧迎新,好运而至,新的一年愈加顺利;儿童理发为“剃喜头”,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 日后出人头地 。
宜“吃龙食” 。
为了招福纳吉,“龙抬头”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 。吃面条称为吃“龙须面”;吃水饺叫做“吃龙耳、龙角”;食米饭称之“食龙子”;把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为“龙鳞饼”;将面条与馄饨一起煮叫“龙拿珠”;吃猪头为“食龙头”;吃葱饼为“撕龙皮” 。
宜“引钱龙” 。
龙司水,水润则生财 。一些地区在这一天盛行“引钱龙”:如在水壶中放置几枚硬币 , 前往家附近的水井或河流打一壶水,一路细撒着回家,最后把壶中之水与硬币倒进屯水之缸中 , 寓意龙循水迹引至家;或者一些人是用铜钱拉着红线回家并置于瓮中;抑或以煤灰为引钱 。——引之方式略有不同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3龙抬头风水讲究
1、多穿红色系的衣服
世间万物都会相互转化,八字命理中,五行也是如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五行属性宜均衡,太弱或太旺 , 都不是最佳的 。由于龙抬头处于卯月中,五行卯木主事,同时乙未年本身存在木土克战的关系 , 遇上这个己卯月,天干又透出己土,加重了木土克战的程度 。在八字命理中 , 两者克战要取通关之物来解,木土克战,可以用火通关 , 从而达到木生火,火生土的有利局面,五行火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系 。因此在这一天的服饰穿着方面可以以红色系为主 , 喜庆又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