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爱读书的人,不会慌张( 二 )


面对危机,不读书的人像草,只能接受随风摇摆的宿命 。
爱读书的人则像树,多年阅读积累,已经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风雨的侵袭下,依旧能绝处逢生 。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于不惑之年罹患抑郁症 。
爆瘦、颓废、自闭,他曾几欲轻生 。
后来,他通过反复抄读《道德经》和《曾国藩家书》,在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里找到了解救自己的答案 。
无独有偶,沈从文在47岁那年,也陷入低谷 。
特殊时期,沈从文因为写过很多爱情小说被批判为“桃色作家” 。
再加上沈从文一生情系故土,笔下永远绕不开湘西的传统民俗,这与当时倡导的新文学理念相悖 。
自己坚持的创作方向无法继续,整日写官样文章对沈从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
他悲叹道:“写这样的文章,我还是我沈从文吗!”
绝望、痛苦到极点的沈从文先后两次自杀想了结自己的生命 。
第一次,他把手指插进电线插头,结果被大儿子救下 。
第二次,他割开手腕,怕死不了,又喝了一罐煤油,结果又被妻子救下 。
求死两次而不得,沈从文醒悟,觉得自己命不该绝 。
他一头扎进了古诗词中,穿越千年,与古人相拥 。
【沈从文:爱读书的人,不会慌张】他读苏轼,读白居易,读杜甫,在一篇篇洋溢着顽强生命力的诗作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
诗中的朝阳点燃了希望,月光温柔了寒窗 。
一颗冰冷的心,又重被唤起,自此,他再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
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 。”
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在悄然中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
当他们面对困境时,可以迅速调整自己,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使自己得以脱困 。
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一个人性格的韧性、耐力的厚度、思考的深度也会得以加强 。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读书赋予他们的力量,都可以让他们在绝境中开出花朵,化解危难 。
沈从文:爱读书的人,不会慌张
文章图片

03
读书,安顿自己
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接受《十三邀》采访 。
主持人问他:“人的归宿是什么?”
许倬云回答:“我伤残之人,要能自己不败不馁,唯有向内走,安顿自己 。”
许倬云年幼时身有残疾,不能行走,于是他把心思都放在读书上 。
在阅读中,他提升自己的内在,丰富自己的学识,成历史大家 。
人行于世,现实生活中难免有诸多不如意 。
而阅读恰恰能提供一所庇护所,从而使人的心灵有所寄托,得以安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