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就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

1、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称为一个民族 。
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只是汉族的一个支系 。
因为本人生活在广东 , 以下就以广东的客家人为例:
在语言文字方面:客家人所写的字是简体中文字,这点不用质疑;他们所说的话是客家话 , 客家话是一种方言 , 现在的客家话受到白话(粤语)的影响,与普通话已经差距比较大,但它仍然是一种方言,汉语的一个支系 。
文化和生活习惯方面,客家人确实是有着独到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但是这些和其他例如广东的广府人、潮汕人等没有太大区别,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至少在广东,目前的客家人和广府人、潮汕人在生活习惯方面差别不大 , 联系比较频繁 。
客家人没有独到的民族服装 , 和广府人、潮汕人服装无异 。
按照2005年的数据 , 我国大陆客家人人口总数为5512.83万人,不能算是“少数”民族 。
而且,客家人具有汉族的所有特征,光靠独到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说是一个新的“民族”,实在有些牵强 。
其次,我们所说的“客家人”、“广府人”、“潮汕人”等,这些都不是民族概念,都只是文化上的概念 , 都不能算是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

客家人就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

文章插图
2、“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吗?是哪个民族?客家人不属于少数民族 。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 , 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
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 。
据估计 , 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 。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
扩展资料:
客家人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 。
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 。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 。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 , 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家人
客家人就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

文章插图
3、客家人指的是哪里人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 , 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 。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 , 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现在客家人主要在客家地区,即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龙岩、三明、赣州、贺州、桃园、苗栗、新竹等地 。
客家人口有多少?
据统计,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 。其中约5000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仅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已达2500万左右,占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约150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吗?
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相反 , 他们起源于中原汉族,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 。作为一个群体,客家人可以被称为一个民系 。顾名思义,客家即“客而为家”,他们是历史上多次大迁徙的见证者,远离了自己曾经的故土而定居,才被称为客家人 。
客家人就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

文章插图
4、“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吗?是哪个民族?客家人
客家人 , 又称为河洛郎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 。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 , 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 。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 。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 。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 。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如宗室李孟 , 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 。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金人入侵 ,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 。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 , 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 。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 。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为避战乱 , 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 , 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 , 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
据统计 , 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 。在国外 ,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 。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 。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 , 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 。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 。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 。早期则主要是源于灾害的胁迫 。诸如残酷的战争、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 。中国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的战乱,几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迁徙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就有过客家先民的大迁徙 。试想 , 在漫长的岁月里,“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 , 哀鸿遍野,不逃离能活命吗?据说我们陈氏先祖就是在那个时期离开豫西故土辗转来到江西最后定居赣县的 。“月是故乡明”?。?开始,先民们也许只想暂时客住一段时间 , 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于是建造房舍,开垦田地 , 畜养猪牛,长久地居住下去 。由暂时的客住到长久的家居 。就这样,也就永远的“客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 , 有一种特殊方式的迁徙 。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驱赶数万“木客”往赣南兴国伐木,没累死的后来就留在了当地,这大概便是赣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
迁徙的过程肯定是艰险的 。扶老携幼,跋山涉水 ,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安家过日子 。客家先民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 , 遇水架桥” 。他们终于挺过来了,形成今天这样一支有着数千万人丁的兴旺发达的民系群体 。
迁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来 。一位客属长者说:“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场的位置 。怎么定呢?要看风水 。这个风水,不是地理先生讲迷信的那个风水 。主要是采阳光 , 看风向,近水源,傍硬山,择高地 。而坐北朝南、向阳背风、柴近水便、视野开阔则是理想的选择 。”
人们常常赞叹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坚毅和机智 。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群体 , 由于先民数代屡次长途的迁徙,它自然比其他群体更多样更深层次地体验了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 , 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锤炼和滋养,积累了更多的处理与自然界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的经验 。因此,客家群体中出现过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 , 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 , 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从两宋开始 , 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 , 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 。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 , 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 , 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 。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 , 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 。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
当然客家的豆腐同样也是很有名的:客家酿豆腐、四川麻婆豆腐、湖南臭豆腐,后两个只能算是小菜小吃,唯有客家人把豆腐上升为大菜、主菜 。甚至他们闹新房的歌曲里都有豆腐,例如有一首这样唱道:
新买磨石圆叮当,
一心买来磨豆浆,
三更半夜磨豆腐,
呀呀啮啮到天光 。
一: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 , 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0万、泰国约50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
客家先民 , 系来自中原 。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 。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ㄒ唬┣睾和骋恢泄?,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 。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戍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
3、秦始皇三十四年 , 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 。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 。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 , 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
4、秦始皇三十六年 , 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 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 。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
 ?。ǘ┖耗┙ò仓炼兰沃?nbsp;, 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 , 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
 ?。ㄈ┨拼彩分遥交龈嗣翊淳薮笤帜? ,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
 ?。ㄋ模┨颇┗瞥财鹨?nbsp;, 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 。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 。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 。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
 ?。ㄎ澹┧文隙捎胨文┰儆写笈性嗣裉幽阎猎林杏朊鲈粮颖叩厍?。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 。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 , 皇太回临安 。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 , 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 。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 。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 , 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
 ?。┏陨纤鲆蛘铰掖蠊婺D锨ㄍ?,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 。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 , 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
二:客家礼仪 , 习俗
 ?。ㄒ唬┐郴榧尴八?
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 , 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 , 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 , 双方会讨价还价 , 最后协商敲定 。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 。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 , 送去猪头、鱼、肉等 , 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 , 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 , 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 , 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 。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 , 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 , 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 , 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 , 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 。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 。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 , 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 。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 。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 , 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 , 就开始拜堂 。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 。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 , 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 。”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 。拜堂毕 , 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 , 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 。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 。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 , 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 , 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 。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分和亲疏 , 先安排上席就座,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 。男女宾客分开就席 , 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 , 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 。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
回门也叫“转门” 。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 , 当天回来 。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 , 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
 ?。ǘ┐诚睬煜八?
1.诞生礼仪
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 。
催生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 , 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 。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 , 中午要设宴招待 。
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以表示祝贺 。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 。
做三朝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 。先给小孩洗澡 , 请接生婆吃饭 。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 。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 。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 。
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 , 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 。
一百天小孩出生100天,也要庆贺 。这一天,外公和女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 。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 , 是自然的了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 。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 , 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 , 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 , 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 。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
(二)、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 。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 , 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 , 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 。一般来说 , 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 。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 。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 。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中潜意识地蕴含了其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 。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 , 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 。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 , 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 。因为 , 他们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分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
客家人做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 。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 。迁居之日,大排宴席 , 祭祀神灵 。(前面已有叙述)
四:客家方言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 。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又称客 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 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 ,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 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 , 非纯客县 , 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 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 。此外 , 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依据内部的 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 , 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 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 。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 , 铜鼓片 。(参考自互联网,作者詹伯慧)
五:客家美食
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于本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 , 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 。
客家菜特点的形成 , 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 。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 , 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 。出门即须爬山 , 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 , 略偏“咸、油” 。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 , 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咸、熟、陈”的特点 。从上述特点的形成,也可见客家人适应环境能力特强,并创造了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
另方面,客家人既传承祖居地传统,又能吸取迁徙所经之地诸多饮食特色,更善于与聚居地的土著相融合 , 这便形成了客家饮食的丰富性 。客家人的食谱,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食品,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 。又由于客家人虽则平日粗茶淡饭,但甚好客,崇尚祭祖及重视节令喜庆饮食 , 因人、因事、因时而有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饮食习俗,饮食文化更形多姿多采 。
客家比较有特色得菜有酿豆腐,肉丸(包括鱼肉丸 , 挥丸),东坡肉,酿香菇 , 酿春卷 , 白切鸡 , 酱鸭等 。
客家人不属于少数民族 。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 , 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
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 ,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 。
据估计 , 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 。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的 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
扩展资料:
客家人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 。
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 。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 。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家人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 , 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
扩展资料
客家四州
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指“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赣州、汀州 。 
客家州府于清代而言是
指:惠州府、韶州府、赣州府、汀州府、南安府(虔)、宁都州(虔)、嘉应州(梅)、龙岩州(漳)、南雄州(韶)、连阳州(韶)(合计十州) 。
客家州府于宋代而言是指:循州、梅州、汀州、虔州、惠州、韶州、英州、广州(合计八州) 。
在清代十个客家居住的州、府之中,以惠州府、赣州府、汀州府、嘉应府(今梅州)四处为客家大本营 , 也就是“客家四州” 。
参考资料客家人(汉族族群分支)_百度百科 
“客家”是汉族民系其中一支的名称,是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民系 。“客家”民系,是中原的汉人 , 自晋代开始南迁,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 。“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但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
客家民系的形成,缘自于客家先民共同的迁徙命运和历史文化动因 。关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初期,有“唐宋说”,有“两宋说” , 还有“明中说”等 。
那么,客家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 , “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 , 客家就是外来的人 。”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 。“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 。
“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 。“人禀乾坤志四方 , 任君随处立常纲 。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 。”这是一首在客家地区流传很久的歌谣 。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走他乡的历史际遇,表现了客家人随遇而安、心胸宽广的精神面貌 。“人禀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入他乡即故乡”的气概,表现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谓”的豪迈气概 。如果没有这种豪迈气概,客家人怎么可能会因被称或自称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
“客家人"是民族大融合后的汉胡各族人的后代 , 我国东南部沿海和台湾省的客家人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民族融合后,由北方逐渐南迁形成的组群,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宁化,长汀,武平,永定,连城.明溪,清流以及闽南的平和,南靖和台湾等地.客家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中原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闽西土著的习惯,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 。
客家人就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

文章插图
5、客家人是什么意思客家人不是一个民族 , 也不是一个地域名,客家人就是一个群体,是汉民族的一个特别而很稳定的群体 。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相反,他们起源于中原汉族,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 。作为一个群体,客家人可以被称为一个民系 。顾名思义,客家即“客而为家”,他们是历史上多次大迁徙的见证者,远离了自己曾经的故土而定居,才被称为客家人 。
汉人南迁可追溯至西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之后,中国南北分裂、政权更迭不断,华北地区长期处于割据战乱之中 。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促使许多中原居民南迁 。
南迁的汉人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语言和习俗 , 主要分为湘语系和闽语系,分别分布在今湖南和福建境内 。客家人的祖先就属于其中的闽语系移民,当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定居 。
会说客家话,就是客家人最明显的特征:
【客家人就是少数民族吗,客家人属于少数民族吗】据说客家方言是古代的官话,后来是客家人才把这种官话带到了南方,而且一直传承至今 。所以,客家语系也就成为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