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文章图片

“尊重”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礼貌、平等、友好地讨论问题,理智地分享观点……没错,这些都是尊重 。不过事实上,我们内心都有一条并不公开的底线——如果遇见的事物超出了我们常理的认知,我们还会做到如上描述的有气度吗?还会与其彬彬有禮地探讨未知的一切吗?
【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一位报社总监带着实习采访人员去被访对象家中做采访,这是一位老画家,无儿无女,独自生活 。他们进门的时候吃了一惊——屋子里散发着霉臭的味道;袜子与内衣随便堆放在一起,时不时蹿出几只蟑螂;许多吃过的泡面盒扔在桌子上,里面堆满烟灰,已经长出绿毛,看上去可怕极了 。
他们几乎是在各种杂物中“开”出一条路来才走到沙发旁边的,为了可以坐得宽敞一些,只好自己动手把沙发上那些沾满颜料的画笔、调色板以及大堆的废纸团挪到地上 。当搞完这一切,终于可以坐下来聊天时,实习采访人员已经快要把她的眉毛皱烂 。
老画家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很坦然地接受了访问 。采访结束后,两人与他道别,他说:“谢谢你们来采访我,但是麻烦临走前把沙发上的那些东西复位,一会儿还要用的,怕找不到 。”总监说好的,然后又把那些画笔、纸团一一摆放回原位 。
出门以后,实习采访人员十分不理解,愤怒地说:“那么乱的家,有什么可复位的?他都不会不好意思吗?”
总监笑笑:“不必生气,因为也许他真的觉得那就是最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的杂乱无章,在他眼里就是井然有序 。”
“没有人会过这样可怕的生活!”她依然愤愤不平 。
“我们不会这样生活,可他这样生活,我们也没有资格批判和敌视,因为他并没有依靠我们什么 。他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未必正确,但须尊重 。”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尊重”,只是因为面对的事情实在超出了我们的“常理”,颠覆了我们认可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与所受的教育背道而驰 。
然而冷静下来再思考,每个人都是自由存在的个体,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哪怕是公认的荒谬或诡异,只要不违背人类道德与法规,那么就无法抹杀其存在的意义 。
一位学者写过一篇《日本地震教我们的事》 。他在文章中总结了日本电视媒体在灾难来临时的冷静、客观与专业 。所有拍摄的镜头都严格保持着一定距离,电视机前的民众几乎见不到血腥、死亡与声嘶力竭的号啕大哭 。
某天,NHK想采访一位父亲与幸存儿子的灾后重逢,在询问父亲的意见时,父亲考虑了一下,然后抱歉地请媒体等待一下,他要征询儿子的意见,然后转身进了病房 。摄影机开着,面前是白色的门帘,整整两分钟,在播出时一刀未剪,一直到那位父亲出来示意可以进去拍摄了 。整个过程耐人寻味,让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