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5秒法则”(深度好文)( 二 )


得益于此,通用一度抢占市场先机,从濒临破产逆袭成为市值超4000亿美元的行业巨头 。
马斯克曾说:
“再绝妙的想法,放到全世界几十亿人中,也有几万人能想到 。你只有想到了就去做,才能抢在他们前面 。”
不要低估等待的伤害,不要高估时间的耐心 。
少一分行动前的犹豫,就能早一分靠近想要的生活 。
惊人的“5秒法则”(深度好文)
文章图片

02
《圣经》里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
奔赴圣地的人们,被一片死海拦住去路 。
血色的海面飘满死尸,半空黑雾迷茫,时有鬼魅低吟,看上去根本无法前行 。
而当摩西踏上海面,顷刻间天朗气清,死海自动向两侧分开,露出一条畅通无阻的路 。
人生往往便是如此:当你犹豫不前,只觉得荆棘丛生;等你迈开脚步,才发现所行皆坦途 。
斯坦福大学曾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大脑喜欢保持稳定的状态 。
当事态变得不确定时,大脑会刻意放大行动的风险,阻止我们做出改变 。
但只要走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原本难如登天的事,其实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 。
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曾定下一个规矩: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计时 。
每当计时开始,计时器都像是在提醒他,时间正在拼命流逝,而你还什么都没有做 。
于是,柳比歇夫不得不逼着自己,摒弃所有杂念,立刻采取行动 。
在他记录了56年的“时间日记本”里,哪怕是用在发呆上的时间,也有明确记录 。
唯独“犹豫”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 。
看似困难无比的事情,柳比歇夫总是先做起来,然后在行动中遇到难题,解决难题 。
凭借这样的执行力,柳比歇夫在数学、生物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内都获得巨大成就,一生出版专著70余本,累计字数超千万 。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太多对生活失望的人,都不敢走出第一步 。”
求而不得的背后,往往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对开始的犹疑,对结局的忧虑 。
这样的情绪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你不断消耗自己,陷入情绪内耗 。
人与人之间的参差,无非就是有人在山穷水尽面前畏葸不前,有人却走出了柳暗花明 。
惊人的“5秒法则”(深度好文)
文章图片

03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前,镌刻着一段发人深省的墓志铭:
“我年轻时梦想改变世界,可进入暮年后却连自己家庭也无能为力 。
最后,我躺在病床上意识到,如果我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说不定真的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