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南陵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人( 五 )


相关搜索: 语文历届高考试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隋唐农民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反唐失败,前后整整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隋朝灭亡后 , 以李渊为首的地主贵族集团抢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唐王朝 。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逸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百役繁兴,民脂榨尽 。仅建筑东都洛阳 , 每月役使200万人 , 半数以上死在工地 。他在西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周围100公里 。从江南采得大木柱,运往东都,每根大柱须2000人往返递送,沿途络绎不绝 。据记载,西苑“堂殿楼观,穷极华丽” , 不知搜刮和浪费了人民多少财富!杨广又在大业七年(611年)至大业十年(614年)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 。公元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 。在隋朝官吏监督之下,造船工们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 。被政府征调的兵役,由全国各地向幽州(今河北、辽宁地区)集中,源源不断;搬运粮食、兵器、盔甲和攻城机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绝 。许多人有去无回,尸体“臭秽盈路” , 十分凄惨 。在农村 , “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赋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百姓困穷 , 财力俱竭” 。处在饥寒交迫困境的贫苦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农民起义的烽火便首先在这里燃起 。大业七年(611年) , 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领导贫苦农民举起了反隋第一面大旗,起义军占领长白山,王自称知世郎 。王薄发难,犹如干柴烈火,全国各地立即蜂起响应 。同年,平原(今山东德州市)刘霸道、漳南(今河北固城县东北)孙安祖、修(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相继举行起义 。大业九年(613年),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孟海公、齐郡(今山东历城县)孟让、北海(今山东青州市)郭方预、河间格谦、渤海(今山东阳信县)孙宣雅相继而起 。同年,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刘元进、梁郡(今河南商丘市)韩相国、吴郡(今江苏苏州市)朱燮、扶风(今陕西凤翔县)向海明、淮南杜伏威等纷纷聚众起义 。短短两年时间,全国各地起义军发展到百余支 , 人数几百万,隋朝统治政权陷入了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 。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大业七年(611年),翟让聚众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 , 举兵反隋,山东、河南两地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都率众投奔瓦岗窦,队伍迅速壮大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 , 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 , 然后与人争利 。”荥阳是隋朝重要军事据点,翟让亲自率兵攻下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围属县,同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 。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把隋军全部歼灭 。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 。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大业十三年(617年) , 瓦岗军攻下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开仓恣民所到,老弱襁负 , 道路相属” 。把粮食分给贫苦的群众,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也迅速壮大到数十万 。接着,瓦岗军又大败越王杨侗的军队 , 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中原地区起义队伍的中心 。不久,这支农民军又攻占了黎阳,回洛二仓,开仓济民,10天内得兵20余万人 。农民军向隋朝东都洛阳进军,隋炀帝十分恐慌,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洛阳 。瓦岗军和几十万隋军展开了激战 。洛阳战役历时3个月,经过60余次战斗,打得王世充全军溃败,所剩不过数千 。瓦岗军围困东都 , 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 。随着起义军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革命政权,领导反隋战争 。这年二月 , 瓦岗军推李密为主,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 , 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 。李密发布讨隋檄文,声讨隋炀帝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当瓦岗军即将到得胜利之时,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 , 以翟让为首的农民军将领与以李密为首的地主势力矛盾公开激化 。李密出身大官僚贵族家庭,参加杨玄感兵变失败后,隐姓埋名,流浪在河北、河南之间 。公元616年,他混入瓦岗军的队伍,用欺骗手段取得了部分领导权 。同时,他又招降纳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李密的阴谋活动引起了瓦岗军内部的斗争 。翟让被李密夺了权 。李密自称魏公兼元帅 , 让翟让当了副手 。公元617年十一月,李密以赐宴为名,又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将领,瓦解了瓦岗军人心,导致将卒离心,极大地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投降了隋朝杨侗,瓦岗军最后失败了 。公元618年王世充击败李密 , 李密投降李渊(即唐高祖),因起兵反唐被杀,断送了这支农民起义军 。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是在河北各地起义军反隋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大业七年(611年),窦建德领导农民在高鸡泊(今河北固城县西南)起义,树起反隋大旗 , 队伍迅速发展到1万余人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守将郭洵率军进犯高鸡泊,窦建德率7000义军乘隋军不备,突然袭击,杀敌军数千,获马千匹,斩隋将郭洵,声威大震 。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王 , 建立了革命政权 。隋炀帝派涿郡薛世雄围剿起义军,双方在乐寿七里井交战,窦建德佯装南败诱敌,设下埋伏,乘隋军追杀之际,突然折回,伏兵齐起,夹击隋军,薛世雄大败,丢下无数尸体逃回涿郡 。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窦建德称夏王,势力进一步壮大,但在隋朝灭亡以后,窦建德逐渐蜕化变质,抛弃了农民战争的根本目标,革命性大大减弱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与李世民在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交战,因轻敌冒进,起义军被李世民打败 , 窦建德被俘,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被杀 。武德五年(622年),李世民在洺州(今河北永平县)战役中镇压了起兵反唐的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河北起义军失败 。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是南方一支重要反隋力量 。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山东齐郡组织起义,随后率军南下,到淮河以南广大地区发展革命力量 。杜伏威汇集了其他义军,力量不断壮大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起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市),隋将陈棱率兵救援,与江淮起义军遭遇 。陈棱因惧怕起义军不敢交敌,杜伏威送去一套妇人衣服,称他为“姥姥”,激怒敌军 。陈棱果然中计,恼羞成怒带兵出战 。杜伏威率兵强攻隋军 , 战斗中被敌箭射中前额 , 带箭冲入敌阵,杀得隋军人仰马翻,大获全胜 。此后,起义军攻下高邮、历阳,建立革命政权 , 杜伏威任总管,辅公祏任长史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起义军面临着继续革命还是向地主集团投降的严峻考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去长安投降了李渊 。次年,辅公祏重新起兵反唐,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江苏、安徽部分地区,以丹阳为中心展开斗争 。唐朝派大兵镇压,形势对起义军不利,辅公祏在当涂与唐军对峙,坚持斗争10个月,终因力量弱小 , 丹阳失守 。辅公祏被俘,于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在丹阳就义 。隋末农民起义军经过8年浴血奋战,造成了隋朝总崩溃的趋势,三大起义军消灭了张须陁、薛世雄、宇文化及三支隋军主力,促成了隋炀帝江都被杀,李渊攻取长安的局面 。隋末三支大军在河北、中原、江淮三个战场分兵作战 , 没有联合为一支强大队伍,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相互支援的作用 , 却难以形成强大力量 , 很容易被地主阶级武装各个击破 。农民起义领袖由于历史局限性,不能分析复杂的社会局面,隋朝灭亡后失去了斗争目标先后投降了新王朝,充当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 。农民军没有防止混入起义队伍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和隋朝的残余势力,他们逐渐影响起义军向封建军队转化,瓦岗军***翟让没有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 , 拱手让出了政权,导致了义军瓦解 , 英勇奋斗14年的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李渊地主集团夺去 。但是,这次农民大起义 , 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打击了士族地主,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瓦岗军起义的详细经过隋朝末年,炀帝暴政肆虐,信佞疏贤,沉湎酒色,造宫苑 , 凿运河,造龙船,伐高丽,征敛无度 。民夫转输不息 , 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 。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 。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 。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农民揭竿而隋朝统治,计当时约百余支 , 遍及全国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 。后来 , 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 , 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其中曩最大的便是瓦岗军 。瓦岗军起义领袖翟让,韦城人,原是衙门法曹小吏,因出于不平,放走无辜“罪犯”,被判死刑 , 入狱待毙 。法主黄君汉看让气度不凡,将其放出,劝他举大事 。翟让回家,与其兄翟弘、侄摩侯、友王儒信奔瓦岗(今滑县东南),聚众起义 。时现曹州单雄信、卫南(今滑县英公村)徐世勣、当地富户贾雄,皆聚瓦岗 。他们杀赃官 , 开仓放粮,赈济贫民,民众大悦 。哥曰:“扶着爷,搀着娘,携着儿女去瓦岗,瓦岗寨上吃义粮 。”农民纷纷加入义军,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人 。瓦岗军迅速发展,给军需带来困难 。徐世勣献计曰:“此地为公与乡土,人多相识,不宜侵掠 。宋、郑两郡 , 地管御河,官旅运往不绝 , 若能截取,足以自资 。”让从其方,于是沿运河截获商旅公物,军旅大振 。大业十年(614年)十二月,率兵攻克郑州、商丘等郡县,缴获大批军械物资,控制了从梁(开封)至黎阳(浚县)一段永济渠 。瓦岗军的胜利,震动了隋王朝 , 大业十一年(615年)令齐郡通守张须陀镇压瓦岗军 。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义军被迫撤离宋、郑,守瓦岗 , 转战树林沙丘之间,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 , 终于击退了张须陀 。后韦城周文举、雍丘(今杞县)李公逸、内黄王伯当率部投瓦岗 。大业十二年(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与杨玄感兵变失败后,流浪无着,经王全伯当介绍 , 加入瓦岗军,密识兵书,有谋略,很受翟让器重,遇事辄与相商 。为扩大根据地,瓦岗军继续向隋军出击 。翟让率兵数千 , 攻克韦城,占领东郡白马(今滑县白马墙) , 杀死君太守;单雄信率军北上,连下浚县、汤阴、内黄;李密率兵攻打濮阳、范县,至白堽(北有密城),扎寨为营 。义军所到之处,农民纷纷响应,部众增至数万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月,李密建议西取洛阳 。单雄信率精兵三千,绕道攻荥阳,翟让、徐世勣、李密率大军破金堤关(今荥阳东北) , 荥阳太守张庆告急,炀帝复令张须陀为河南讨伐使 , 统率各路大军前去镇压 。初对垒,让有惧色 , 密曰:“须陀勇而无谋,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 。”密与世责力、伯当伏于大海寺北林中,让引与战 , 稍却 。须陀急追,伏兵四起,前后合击,官军大溃,遂斩须陀于阵,副将贾务本受伤身死,部将秦叔宝(秦琼)、罗士信(误传为罗成)东窜投裴仁基去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春,瓦岗军决定袭取兴洛仓,兴洛仓方圆二十里,有三千地窖 , 存粮八千石,是隋朝最大粮仓之一 。翟让、李密选精兵七千,避开裴仁基据守的虎牢关,从荥阳南绕道阳城(今登封县),越方山 , 从罗口直捣兴洛仓 。兴洛仓守将邴元真,猝不及防,率众投降 。义军占领兴洛仓后,“开仓恣所?。?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十万” 。瓦岗军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大得人民拥护,青年踊跃参加义军,山东宿城(今东平县)县令祖君彦叛隋归顺,义军很快发展几十万,成为全国最强大的一支农民队伍 。兴洛仓失守,隋王朝惊恐万状,遣虎贲郎刘长薛配合讨捕大使裴仁基进剿义军 。在石子河一战 , 大败官兵,刘长薛化装逃回洛阳 , 仅免身死 。裴仁基见大势已去,便率其子裴行俨和部将秦叔宝、罗士信投降瓦岗军 。义军接着烧毁天津桥 , 攻陷丰都,夺得了第二大粮仓——回洛仓 , 从此瓦岗军威震国中 。瓦岗军连战连捷,所向披靡,为进一步埋葬隋王朝 , 急需建立政权 。李密时间中运筹,由王伯当、徐世勣出面,推李密为主 。翟让认为密才出己之上 , 情愿让位于密 。密称魏公,改大业十三年(617年)为永平元年,设元帅魏公府,置三司六卫,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 。单雄信、徐世勣、房彦藻、邴元真、祖君彦等各有所封 。扩仓城四十里 , 定都驻守 。时山东东阿县程知节(程咬金)、武阳(今大名县东)郡守元宝藏及幕客魏徵等相继来投 。史书载:“道路来降者,不绝如流 , 众至数十万 。”李密选精兵八千组成卫队,言可抵十万,由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做骠骑统领 。记室祖君彦写了一篇有名气檄文,列炀帝十分罪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号召广大人推翻隋朝统治 。义军节节胜利 , 逼近洛阳,洛阳留守越王杨侗恐慌万状,急向江都求教 。大业十三年七月 , 炀帝遣江都通守王世充统兵五万进剿,义军奋勇反击 。两军相持百日,在黑石关、石子河、回洛仓等地打了六十余仗 , 屡败官兵,世充逃至别处,无面见杨侗 。是年九月,李密派徐世勣率兵五千 , 会同河北、山东各路义军攻打黎阳仓(今浚县西南童山脚下),歼灭守敌,开仓放粮 。饥民得救 , 欢腾雀跃,世责力旬问得兵二十万 。隋朝各地官兵相继倒戈归呀,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