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慢慢来读后感100字( 二 )


另外,作为一本书,体系实在是太松散了点 。
我去,得要多少字才能评价啊 。再不行,我就不评价了 。。。。。。。。。。。。。。。。。。。。。。。。。。。。。。。。。。。。。。。。。。。。。。。。。。。。。。。。。。。。。。。。。。。。。。。。。。。。。。。。。。。。。。。。。。。。。。。。。。。。。。。。。。。。。。。。。。。。。。。。。。
《律师,慢慢来》读后感(四):有性价比
作序人批评这本书说,写作者没有应有的节制 。
这句话被我翻译成我的脑内语言,那就是:好像在生活中说话一样,想哪说哪,啰里啰唆,信息量大 。
信息量大并不是一件坏事,你对于不感兴趣的可以翻过去不读 。
这本书才33块钱 。
里面全是两个师姐跟你掏心掏肺说的过来人经验 。
师姐嘛,啰嗦一点是难免的 。沙里取金,自己体会吧 。
你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获取师姐的这点经验,少不了要请师姐吃饭了 。
请师姐吃一顿饭,33块钱哪够呢?!
所以这本书实在是非常抵买的 。
《律师,慢慢来》读后感(五):随便感慨几句
结语里作者说,是所有的"没准备好"造就了她们:报考志愿时候,没准备好;本科学习时候,没准备好;进入律所时候,没准备好 。
一时感慨万分,回想起自己从读书到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本书的定位很明确,几位毕业工作几年的学姐跟你讲讲她们的求学、实习和工作经历乃至生活感悟,帮助法学院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其中有不少"干货"看似有用,但个人感觉那些部分除非真工作了有需要时会去查看,没接触具体业务时很难耐心地看下去 。最大的帮助倒没准是能给有志于非诉业务的读者做一些职业规划、知识储备和心理上的提醒和准备 。
第一章里,"小彤"说自己的法学院不入流,她的观察很犀利:"在封闭的法学院里,周遭的同学比较安于现状,实习这个概念似乎只是少数群体中彼此交换信息时的名词,大部分的同学居然未经实习就直接给自己找到了归宿 。"
我不禁拍案,自己所在的法学院虽说算得"主流",不也是这幅样子吗 。抱怨社会太功利是现在的潮流,照我看,我和我多数同窗的问题却是"太不功利" 。学校排名好,大家自我感觉还行;教授们很学术本身不是坏事,但是鲜有叮嘱、鼓励学生多接触实务的(也可能是他们不了解学生的状态吧) 。全校怀着"法治天下"的美好愿景和对中国现状的愤慨,仰望星空;学生们关于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没什么想法,浑浑噩噩,相安无事,直到大三大四烦恼接踵而至 。
所以我特别欣赏作者们把实务照进学堂的想法,她们作为进入职场几年的学姐,也比"成功人士"更能走进学生心里 。法学教育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人,至少需要更多有实务精神的人唤起还睡在安乐窝里的学生们面向现实的意识 。许多东西当然只能也只应该出来再学,但是提前做思想上和规划上的准备真的太有必要,毕业时少些临门一脚的无助不说,也能给自己更大的选择权 。